扬百色起义精神 担复兴时代大任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陈宇婷
[导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忆往昔峥嵘岁月“学史明理”,第二部分悟百色起义精神“学史增信”,第三部分传百色起义精神“学史崇德”,第四部分担复兴时代大任“学史力行”。

陈宇婷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忆往昔峥嵘岁月“学史明理”,第二部分悟百色起义精神“学史增信”,第三部分传百色起义精神“学史崇德”,第四部分担复兴时代大任“学史力行”。
【关键词】百色起义;建党百年;复兴大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132-01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学史明理”
        大家都说百色是一个革命老区,一个英雄的城市,这一切源于九十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百色起义。20世纪初,右江地区的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尖锐,在帝国主义疯狂掠夺,封建土司制度残酷压迫,军阀连年混战的局势下,右江地区生灵涂炭,到处燃起了反抗的烈火。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韦拔群领导发动右江农民运动,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重要发源地。1926年,19岁的于少杰从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作为中共中央委派到右江地区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右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29年12月11日,正值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百色起义胜利举行。百色起义的胜利、红七军的诞生、右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了。
        二、悟百色起义精神“学史增信”
        在百色起义以及后来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数以万计的右江儿女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去实践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神圣使命。虽然时过境迁,但岁月会铭记,历史会铭记,在人民心中那座不朽的丰碑上永远刻录着英雄的名字。
        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是革命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指引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夺取更大的胜利。红七军1930年离开百色北上远征,转战5省,历时10个月,行程7000多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冲破多次围追堵截,大小战斗百余次,牺牲5000多人,1931年7月到达中央苏区。虽然损失惨重,但这次伟大、光荣的远征无疑是百折不挠精神的生动体现。共产党人就是以这种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意志信念引领红军将士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前仆后继、披肝沥胆,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壮丽的忠诚篇章。
        三、传百色起义精神“学史崇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在百色起义精神指引下,百色老区各族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实现了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祖国南疆走向开放前沿、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的目标,谱写了建设、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继续为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动力。而在百色脱贫攻坚战场上不得不说的一个人是黄文秀,翻开黄文秀的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出贡献。”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始终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黄文秀牺牲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四、担复兴时代大任“学史力行”
        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的。今年是中国建党100周年,回首百年征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时说道“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新时代召唤新青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用什么样的姿态传递历史的接力棒?
        一是要学知识,练本领。“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灌浆期”,需要我们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像海绵汲水一般,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让奋斗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以勤学丰厚长空腾飞的羽翼。这样才能在国家需要专业知识人才时,能站出来说我行!
        二是要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没有理想信念,就会精神上“缺钙”,我们不仅要胸中有墨,手中有艺,更要心中有责、眼中有国。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基层、西部、投向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抓住农村特岗教师、乡村振兴释放的利好消息,在奉献中“小我”中实现“大我”,在成就“大我”中升华“小我”。
        三是学好党史,更好地了解党史、追忆先烈、珍惜现在,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党史学习中,读史明理,读史明志,从中汲取青春奋斗力量。读懂历史,读懂初心,读懂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读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可以真正将信仰扛在肩上,定位精神坐标,指引人生方向。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学习党史,是青年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不仅要修还要修好,在奋斗中谱写最美青春之歌,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脚踏实地为学业梦想努力,坚持不懈为成长目标奋进,让奋斗成为时代最强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
[2] 《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