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张小群
[导读] 在以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工作中,对初中学生数学教学的要求除了要培养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模式,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坚持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教学策略展开实践性探讨。

张小群    四川省泸县城北初级中学校
【摘要】在以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工作中,对初中学生数学教学的要求除了要培养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模式,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坚持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教学策略展开实践性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审辩思维;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140-01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灵活的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
        一、审辩式思维在当代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学生步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为承接小学与高中知识过渡的学习阶段,对于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在我国现代化教学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养成
        通过审辩式思维模式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培养,学生可以养成自主思考的思维模式,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审视和辨析,学生不再知识将数学知识结论直接拿来使用,同时也会对知识进行怀疑,从而开展对知识的推导过程,而通过对结论的推导,学生可以对数学概念形成系统的认识,不但掌握结论,而且形成了探究性学习思维模式。
        (二)数学兴趣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有些同学在知识接受上容易产生晦涩难懂的感觉,从而难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判定所学的内容之上,并且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推导过程中,试图找出反驳知识的证据,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确保知识的深入学习[1]。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审辩式思维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创造力的产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教学制度中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基础性教学策略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实现审辩式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教学工作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策略。


而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便是需要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所阐述的学术内容的怀疑,从而才能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最终实现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养成。而在确认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确保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有意引入错误的教学实例,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且产生怀疑,从而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完成对错误实例的审辩过程。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教学中,从基本的理论中学生了解到有理数主要特征是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在圆周率π中,π属于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是许多同学会误认为π是有理数。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有理数教学中,引入π作为干扰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对有理数和无理数具体概念的探索和判定,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养成。
        (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数学科目的教学宗旨便是培养学生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注重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有效策略之一[2]。通过同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多种解题策略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通过发散思维能力产生多种解答策略,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具有灵活性思维模式。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便可以充分发挥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除了可以使用SAS,ASA,AAS的方法进行证明之外,还可以使用添加辅助线的方式,证明中位线以及同位角相等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证明三角形起到了重要的支持性作用。通过这样一系列审辩式思维的训练模式,可以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几何学的解题思路主要集中于角与角、线与角、线与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分析,学生便可以有效行程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形成联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因为生活实践中遇到的事情具有多样性和随机性,而多样性的生活实践中可以反映出同一种数学知识结构,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理论的审辩能力可以得以有效提升。
        结合教材所学内容,如函数的应用。单纯讲授函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过于抽象,而将其融入到具体生活实践之中,比如计算银行利率,家长工资涨跌幅度的变化等具体内容。学生通过一个函数公式便可以清晰计算出一短时间之内的具体数据,从而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之所在,并且帮助学生形成审辩式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三、结束语
        审辩式思维模式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既是满足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储备人才。因此,数学教师要坚持在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云.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 005(003):P.80-81.
[2]王湘云.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