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心灵的呵护者——学生心理疏导案例探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黄晓红
[导读]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正确观念、健康心理发展的引路人,同时也是学生帮助走出困境的明灯。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疏导,努力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以此更好地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有力支撑,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灵加以呵护,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从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黄晓红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中心学校  广西  南宁  530415
【摘要】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正确观念、健康心理发展的引路人,同时也是学生帮助走出困境的明灯。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疏导,努力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以此更好地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有力支撑,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灵加以呵护,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从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学生心理;心理疏导;案例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203-01

        引言:伴随着家长的工作压力,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多少会存在疏忽问题,家长对于子女陪伴较少,所以教师需要担负起对学生心理呵护的责任。现阶段小学生普遍面对较大学习压力,这些压力会导致学生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教师的职责不治随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或者是对于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培养,同时也要关心小学生心灵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状态上的健康,同时也是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所以,小学教师作为学生,重要人生阶段的引导者,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育中,应格外注意对于学生心灵的呵护与辅导,在具体问题中及时调整相应思路与方法,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心理特点而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心灵健康发展。所以本文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师们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中提供一些建议。
        一、小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一)不善于人际交往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学生习惯了家里的娇惯与溺爱,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差,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学生之间无法建立友谊,团队协作精神较差,并且对同学的宽容度不够,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所以在校园的集体生活中,常常会因为与人交往产生情绪起伏,影响正常的生活。
        (二)压力导致的焦虑
        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会存在一定的焦虑问题,其根本原因来自于学校、教师与家长对其学习成绩严格的要求,造成学生的学习恐惧,进一步产生焦虑心理。伴随着焦虑情绪的产生,他们甚至会出现不够自信、性格敏感脆弱等问题发生。
        (三)抗挫折能力差
        学生对于抗挫折能力较差的情况,也是由于他们生活当下的环境引起的。他们从小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对他们也基本上都是要什么就给什么,进一步导致了很多的小学生遇到问题后,不会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都是父母帮助他们处理,造成他们面对挫折困难的抗打击能力较差。当前这种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讲,可能不会存在太多的影响,但是当他们成长以后,独自面对社会环境与社会压力时,就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发生。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简述
        在教学实施中,我发现班级中有一个男孩在课堂中存在一些问题,原因是他在课堂上经常会激动、情绪高涨,并且不遵守课堂纪律,小动作非常多,上课过程中不停的讲话。有时在回答问题时还会过分的自信,对于有些作业任务的处理过于严格,有时还会突然的发怒与大吼。后来通过与其父母的沟通中得知,这名五年级的男孩属于狂躁症,在遇到不顺心的情况甚至有自残倾向,这种情况大概每个月会有一两次。
        (二)做学生心灵的呵护者,积极采取解决措施
        做学生的朋友,以朋友身份走进学生内心。该生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狂躁症引起的,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残问题。首教师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引导者,应从几方面进行学生的引导进行。在最开始的沟通中,找到合适的话题,以此为切入点,以朋友身份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去倾听学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朋友身份的贴心交流、尊重他的想法、并从他的言语中,分析其狂躁症问题产生原因,并且做到换位思考,以朋友的角度进行交流,平稳学生的情绪。
        与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庭教育时刻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应与家长多沟通,因为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不仅仅只是学校与教师的任务,家长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的重要。所以应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度,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家长的态度十分重要。在对于这名躁狂症学生的仔细分析后,与家长沟通中,了解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模式,从中指出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告诉家长应该怎样的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支持,通过长期的交流与家长之间形成互动的桥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缓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疏远关系。
        积极引导,找到突破口后进一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原因,他有时会较自卑、并且性格孤僻。在对它的引导过程中,从朋友的角度倾听他的故事,会对他的孤僻性格有一定改善。并且针对他具体问题,对他的优点赞美与鼓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的引导,他开始尝试接受我对于他的一些建议,进一步慢慢地改变自己。所以,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找到突破口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就会变得游刃有余。
        三、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应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将每个学生都视如己出。小学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终生的发展,对心灵以及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如果能够及时地进行疏导,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帮助,也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与疏通,一直地持续下去,不仅会将病情越来越严重,同时还会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发生。在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对学生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帮助,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开朗乐观的心态、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社交能力。真正地成为学生心灵的呵护者,引导学生的正确发展方向。
        结论:
        学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与引导者,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与科学的帮助,做学生未来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应给予适当的包容,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造良好环境氛围,用细致的关怀、与真诚的爱感动学生,慢慢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走进学生的内心,用爱与关怀去感化学生,为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做学生心灵的呵护者。
参考文献:
[1]韩明河.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学力课堂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16):150-151.
[2]李亚丽.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15):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