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结合,以实验促小学科学教育发展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   作者:丁红梅
[导读] 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实验又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实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当前的小学科学实验尚且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对科学教育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从实验方式、实验环节、实验结果出发,提出了有利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希望为小学科学教育略尽绵力。

丁红梅    第五师八十三团第二中学
【摘要】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实验又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实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当前的小学科学实验尚且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对科学教育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从实验方式、实验环节、实验结果出发,提出了有利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希望为小学科学教育略尽绵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验环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9-223-01

        科技是第一发展力,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科学人才方面十分稀缺,为此,小学中单独增设了科学科目,就是为了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就要重视实验教学。
        一、小学科学实验现状与问题
        (一)科学实验兴趣不足
        科学实验相较于其他科目教学本身趣味性更高,但由于如今家庭育儿呈现精细化,信息呈现透明化,所以学生的眼界与见识基础普遍较高,实验教学的优势也被弱化。在教学中,教师企图仍旧用实验教学的天然优势去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方式简单落后,实验过程随意敷衍,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感受如同其他理论科目一样,产生了疲倦感。
        (二)实验效果不佳
        科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能够启发思维,对所实验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再通过实验结果去印证猜想。但当前小学科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大多机械照搬实验过程,在实验之前就已经设定好了实验结果,导致实验失去原本的探究意义,依旧走向了应试教育的误区。
        (三)缺乏科学的实验意识
        科学性是进行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的科学性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尊重客观事实。但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很多教师为了完成实验任务而进行实验,当遇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给出的结果不相符时,无法做到客观对待,而是敷衍了事,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实验意识。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针对前面提到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题,可以通过丰富实验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原本的优势并未完全消失,只是被弱化了,新的实验方式可以让实验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实验的探索意义,则需要教师通过设问对学生加以引导。科学的实验意识则要求教师尊重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开展实验教学。



        (一)实验方式多样化,促进兴趣发展
        实验方式多样化,包含两个方向,一是打破原有的单人实验模式,发展为小组实验模式。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留白”,在亲自动手与观察他人,配合他人三种方式之间转换,打破实验程式化,让实验过程“流动”起来。二是打破原有的全程动手实验模式,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大数据的应用,形成开放性的实验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加入来达到优化实验过程的目的,信息元素也给传统实验模式增加了新鲜元素,呈现出“旧瓶装新酒”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与水有关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内自行分配任务,对水的沸腾、结冰、融化、溶解物质进行实验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组内某同学可以做完冰的融化实验后再去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接着再参与物质溶于水的现象。几种实验时间前后相隔不久,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能对几种不同的实验现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因为参与程度不同对实验的感受也存在差异,由此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去解决内心的困惑。小组之间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互相交流,实现实验细节方面的碰撞,对提升实验效果作用明显。当把上面的实验过程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去展现,又会有不同的效果。上面的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水分子,水中有溶解物时密度的变化,在小学生眼里都是很难理解的,此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去播放实验过程,并把水分子以动画形式表现,把水的前后密度变化用不同颜色表现,学生就能够直观地理解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了。当然,实验方式变化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而定,并非所有实验都适合小组合作实验,也并非所有实验都适合以动画方式展现,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形式,需要教师提升对教材实验内容的了解。
        (二)实验环节巧设问,引导发散思维
        实验环节巧设问,意在让实验过程顺着学生的探索方向去继续,而不是教师安排,学生被动听话。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实验的每个环节也都有其存在意义,并非原本就是如此。在实验环节中设问,需要围绕总的实验目的和当下的探索步骤进行,设问的方向也有分为横向与纵向,横向设问是为了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顺利实现能力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纵向设问则是为了推动实验进度。
        (三)尊重实验结果,培养踏实态度600
        实验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尊重客观事实,通过客观事实去让学生信服。尊重客观事实,重点表现在对待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实验本身就是为了借助结果去验证现象的真实性,而非假借实验去糊弄学生,让学生形成错误判断。因此,当实际实验结果与理论上的结果不相符时,教师要做的是去检查实验过程是否有错漏,实验条件是否存在偏差,寻找出问题所在后重新完善实验过程,以更为科学严谨的态度去获取正确的实验结果。
        结束语:小学生是明日之光,是祖国的未来,小学科学实验教育的高质量实施,是促进学生未来长远发展,促进国家强大富强的有利武器。在科学实验教育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手脑结合为方向进行实践探索,帮助小学生实验科学理念的建立和科学实验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淑姬.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J].名师在线,2021(13):29-30.
[2]陈君,张文亮.小学科学高效教学探微[J].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05):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