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盛铨
[导读] 经过一轮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改,现在静下心来回头看,我们的课堂活动频率高,问题的表面化、简单化,缺少思考价值,探究的随意性无不为新课改大大折扣。而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让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盛铨    乐清市湖雾镇小学   325600
摘要:经过一轮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改,现在静下心来回头看,我们的课堂活动频率高,问题的表面化、简单化,缺少思考价值,探究的随意性无不为新课改大大折扣。而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让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经过教学实践与探索,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005-01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虽不再一问到底,一人独授了,但是课堂活动频率过高,学生没有思考余地;课堂探究随意性大,想到什么动什么,缺乏针对性,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精彩片段。看特级教师们每堂课都是那么的精彩,回来一五一十地模仿人家的课,可还是上不出那种味道来。究其原因,原因其中之一出在“探究”上,优秀的教师会紧咬着“探究”,精彩自然生成,而我们却在刻意地追求那种场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若想让我们一线的课堂也能精彩纷呈,我们就需要在“探究”上下功夫。探究会把学生静态的思维动态化,其关键在一个“究”字上,为什么究,什么时候究,如何究,达到什么目标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事先予以认真思考。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是培养探究意识的开始。在学生尝试过程中,教师设疑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效果很明显。这说明,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善于提出问题,运用多种多样,求变求新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可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图象、音乐、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提问、启发,为学生提供设疑、思考的机会,力求使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一个内容,都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显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过程。如《胸前双手投篮》教学,为了便于上课组织和增加练习密度,在场地布置上,我动了一点脑筋。我将多种大小的呼啦圈来代替篮圈,并牵出不同的高度,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篮圈进行投篮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更容易体验成功。全课以简单的探究形式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求知。
        安排的是一个情景活动:“画彩虹”。我让学生用篮球向前上方抛出,不强调动作,只要求在空中划出一条“彩虹”。实际上,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投篮的弧度和角度。学生有的双手胸前抛出,有的双手低手抛出,甚至有的男生单手勾手抛出,玩得不亦乐乎。
        二、注重引导,启发探究
        培养探究意识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置现出多向发散性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大胆设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我,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胸前双手投篮》教学,各种抛接球、滚球、拍球、运球等。


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引导,逐步提高“自由玩球”的难度 ,加强学生们双手控球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热身的目的,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三、层层推进,突破难点
        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探究过程顺利进行。如《胸前双手投篮》教学中,练习一段时间,学生都知道了控制弧度、角度的方法了,对动作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此时,教师提出探究目标:请同学们统计自己各种弧度的投篮成功率,探究适合自己的投篮弧度。各组学生在固定的距离,用不同的弧度投篮,每组做好记录,收集数据。
        表一:学生投篮个数记录表
        全组投完后,各组对数据进行成功率统计,并记录到下表中。
        表二:学生投篮成功率统计
        教师通过“自主体验→收集数据→汇总数据→分析数据→比较数据”这样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环环相扣,并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目标,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进度、自主开展探究学习,在完成练习的时间、难度上各显神通,各取其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发挥。让学生通过边学、边想、边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逐步理解运动技术的结构、关键、重点、难点。
        四、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如《胸前双手投篮》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了多次的小组讨论,使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落在了实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能够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或角色互换,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在知识共享的时候,集体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显然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关注教学技巧,而忽略了教学后面的本质问题,教者通过几个为什么探究让学生不禁进入了沉思,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探究之心油然而生,教者再通过几个实例,学生举例就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所以,探究要让学生感觉就自身目前的动作不能激发兴趣时,他才会主动去探究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那么激活学生求知欲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总之,探究不可面面俱到,但探究的时机要适当,难易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智力水平,要让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探究的话语要简洁明了,具有针对性,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该怎样去动,更要拨开学生头脑中的重重迷雾,做到一针见血。追问后应给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与讨论空间,因为探究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深度,这也是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时机。对学生的回答要有合适的评价。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也要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14-5-25日,第6版.
〔2〕刘小红、李军兰.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四种策略[M].中国学校体育.2012.4.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杜威 .民主主义教育[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
〔6〕章永生著.教育心理学[J].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