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陈丹君
[导读] 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
          陈丹君
          台州骨伤医院,浙江省台州市3175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按照常规急救方法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急诊危重症患者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和常规急救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急救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显著缩短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急救方法。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
          引言:急诊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急的特点,需要在短时间内接受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使其病症问题得到尽快缓解。否则会造成病症问题的迅速恶化,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而改善急救护理质量,成为了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主要优化方向,也是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举措。本文详细分析了急诊危重症患者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以此为增强该类患者的救治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急诊科抽取2020年度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依据救治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的患者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男女比例均为21:19。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2岁和≤75岁,平均年龄为(55.6±1.9)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31岁和≤76岁,平均年龄为(55.4±1.1)岁。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①在院前救治阶段,护理人员应与现场急救人员时刻保持联系状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症发展趋势、生命体征变化及现场急救措施。并通过建立患者个人信息档案的方式详细登记各项信息,为接下来的临床救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②当急诊危重症患者送至医院后,护理人员应根据之前了解到的各项信息,协助临床医师在短时间内对患者完成诊断试验和辅助检查,为后续的针对性治疗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1]。

同时遵循优先处理严重或紧急问题的原则,按照规范的流程,完成建立静脉通道、实施心电监护和纠正呼吸及循环紊乱等临床操作,让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令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大幅度提升。并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及意识状态,采取分诊护理干预的方式给予精准救治,使患者的病症问题及早好转。③待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症问题,协助患者完成相应的临床检查,从而更加深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为后续的护理工作做足良好的铺垫。并做好交接班管理、病房环境优化、控制探视人员、健康知识宣教和针对性心理疏导等工作,使患者的病症问题逐渐好转,为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早日出院,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以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和(±s)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标识,经过X2和t/X2全面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00%(38/40),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0.00%(32/4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21.04±1.11)min,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35.63±1.23)min。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法,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通过实时了解患者情况、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协助患者诊断及检查、建立静脉通道、实施心电监护、纠正呼吸及循环紊乱、分诊护理干预、交接班管理、病房环境优化、控制探视人员、健康知识宣教和针对性心理疏导等措施,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障,促进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及早出院。
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00%),抢救时间为(21.04±1.11)min。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0.00%),抢救时间为(35.63±1.23)min。经对比可得,两组数据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在缩短急救时间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效果显著,使患者的病症问题尽快缓解,让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为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早日出院,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艳艳,纪碧云.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263-264.
[2]张蕾.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