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 蔡培
[导读] 体会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6-2021.2内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
        蔡培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体会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6-2021.2内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电脑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和观察组(24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急救效果。结果: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准备工作、抢救介入等各指标用时明显较短,急救效果高达95.8%,对照组仅为65.3%,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效果显著,可缩短临床各指标用时的同时提高急救效果。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介入时间;急救效果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综合征,由机体受到强烈暴力打击所致,导致重要器官损伤和大出血,机体循环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代偿失调出现;在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创伤性休克发展成为临床常见急诊,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若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开展急救,极易导致临床死亡率大幅增加[1]。研究证实,“急救优先于诊断”是创伤性休克的急救原则,因此在有效时间内开展对症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根本和关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6-2021.2内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电脑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男、女分别为12、14例,年龄18-66(41.66±8.12)岁;创伤时间1.5-4(2.69±0.78)h。观察组(24例):男、女分别为13、11例,年龄18-65(41.56±8.56)岁;创伤时间1-4(2.45±0.88)h。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特征,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1)伤情评估: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指标,严格以医生评估结果为依据实施抢救工作,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呕吐物和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的发生。(2)舌钳拉出患者舌头,严格以其实际情况为基准,若需立即行气管插管操作,插管需在2 min 完成;若患者血氧饱和度不足90%,则需及时给予机械通气,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3)选择大口径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建静脉通道(2条),确保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补液。在此期间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对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
        1.3观察指标
        临床各指标用时。
        急救效果[2]: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经救治后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经救治后明显改善),死亡。
        1.4统计学内容
        此研究所用数据均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设计表格并整理,后借助SPSS 28.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资料并展开分析。文中计量资料借助(x ±s)表示且用t 检验,计数资料借助%表示且用x2检验,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临床各指标用时
        数据可见,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准备工作、抢救介入等各指标用时明显较短,两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临床指标用时

2.2急救效果
急救效果分析:观察组高达95.8%,对照组仅为65.3%,P<0.05。见表2。
表2:急救效果

        3、讨论
        创伤性休克伤势严重且病情变化快,因此要求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急救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既往临床对此类患者多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该模式虽可避免排队挂号,但急救措施较为单一,导致救治效果欠佳[3]。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的不断完善,推动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模式的发展,该模式严格以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特点为依据,充分结合护理步骤后制定流程表,严格以其为标准实施急救措施,确保急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高急救效果。
        此研究表1显示,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准备工作、抢救介入等各指标用时明显较短,两组数据对比,P<0.05。说明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大幅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分析原因: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与常规模式相比,前者急救措施更具规范化和系统化,护理措施各环节环环相扣,在实际工作中确保护理人员各尽其责,有序不紊地开展各项抢救工作,进而缩短各指标用时的同时提高急救效果[4]。表2可见,观察组急救效果高达95.8%,对照组仅为65.3%,P<0.05。提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在提高抢救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减少抢救工作的盲目性,继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孟凡迪.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 032(005):145-146.
[2]裘亚娣.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 026(018):77-78.
[3]汤莉莉. 优化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转归的影响—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70-171.
[4]王宇锋. 急救护理流程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09):17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