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产后会阴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白文静
[导读] 比较分析一般护理及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的表现。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自然分娩产妇,人数为100人
        白文静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市海淀区 10008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一般护理及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的表现。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自然分娩产妇,人数为100人,本次实验在2019年10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6月。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为双盲对照原则,对照组产妇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产妇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情况、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全面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产妇在低度疼痛、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p<0.05);细致分析本次实验,80.00%及98.00%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对照组数据较低,(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循证护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其在减轻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优异。
        关键词:自然分娩;产后会阴疼痛;一般护理;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
        前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临床上多是通过一般护理方案对自然分娩产妇进行护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较差,难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在当前形势下,循证护理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因此,比较分析一般护理及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是迫在眉睫的。参与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实验的自然分娩产妇人数为100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就诊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产妇中经产妇及初产妇人数分别为18人及32人,中位年龄为(25.9±3.6)岁,年龄最大为40岁,年龄下至20岁,实验组产妇中经产妇及初产妇人数分别为19人及31人,中位年龄为(25.8±3.8)岁,年龄最小为22岁,年龄上至40岁。两组自然分娩产妇基础信息差异微小,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产妇实施循证护理。在一般护理中,护理任人员应向产妇讲解自然分娩知识及用力技巧,告知产妇及其亲属注意事项,并规范产妇的饮食,加强对产妇心理的干预,密切监测产妇的生理指标及临床表现。在产后,护理人员应对产妇会阴进行清洗消毒,并与产妇进行高质量的沟通,解答产妇及亲属的疑惑,为产妇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在循证护理中,医院应抽调产科护理人员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帮助小组成员掌握循证护理知识,确保小组成员能够高质量完成循证护理工作。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对产妇情况进行观察,并询问会阴疼痛情况,明确循证问题,深入分析导致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资源检索平台进行搜索,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在循证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在产前对产妇会阴进行按摩,并规范产妇的饮食,鼓励和引导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尽可能减轻产后会阴疼痛。而且在分娩时,护理人员应与助产士进行密切的配合,尽可能选择对会阴伤害小的方式。在分娩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规范自身的行为,严格按照既定要求及标准开展工作,更好的保护会阴组织。在产后,护理人员应对会阴部位进行消毒、冷敷、按摩,必要时可以服用止痛药物。在质量持续改进阶段,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应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由小组长评估护理人员的表现,以此为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情况、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主的数据借助计算机软件SPSS23.0完成整理及分析,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的表达通过百分比及标准差(±)实现,数据检验通过借助X2及t实现。数据比较,差异较大,意味着(P<0.05)[2]。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情况
全面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产妇在低度疼痛、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p<0.05)。见表1。
表 1 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情况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情况
        细致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满意态度、比较满意态度及不满意态度的人数分别为18人、22人及10人,实验组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满意态度、比较满意态度及不满意态度的人数分别为29人、20人及1人,80.00%及98.00%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对照组数据较低,(p<0.05)。
        3.讨论
        产后会阴疼痛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几率,其对产妇的生理及心理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可能导致母乳分娩减少、心理应激等情况的出现,不利于产妇的早日恢复。共计100例自然分娩产妇参与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比较分析一般护理及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的表现。全面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中低度疼痛、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产妇人数分别为8人、34人及8人,实验组中低度疼痛、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产妇人数分别为23人、26人及1人,组间差距较大,(p<0.05);细致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中对护理患者持不满意态度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0人及1人,80.00%及98.00%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对照组较低,组间差距较大,(p<0.05)。实验结果显示,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循证护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效果相比一般护理更加理想。
        本次实验表明,循证护理在减轻自然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珠.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36-237.
[2]马盈. 循证护理在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及改善产妇生存质量中的效果[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2):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