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疗法在精神科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郭瑞端
[导读] 探讨内观疗法在精神科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我院精神科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开展临床研究
        郭瑞端
        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     201112
        摘要: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在精神科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我院精神科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筛选其中的64名患者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对前者常规护理方法,后者采用内观疗法,并对两组患者NOSIE评分和治疗配合度进行对比。结果:将各项研究数据整合处理后发现相对于一般组患者,干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认知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并且包括社会功能在内的各项NOSIE评分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治疗期间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较高(P<0.05)。结论:研究发现精神科疾病普遍存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障碍,通过内观疗法能够使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减轻各种不良认知的影响,进而为治疗的持续开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内观疗法;精神科;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的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手段进一步得到丰富,基于临床医学方面对精神疾病认知的进一步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在针对这类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情感方面的治疗。近年来一种新的护理手段被引入到康复护理中,内观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患者人格情操,缓解压力,进而逐步恢复其社会功能,并学会谦虚有礼、有尊敬之念进而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1]。因此以下就将结合实际病例探讨内观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围绕我院精神科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筛选其中的64名患者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2人。将上述两组患者包括病程在内的研究相关信息收集比对后发现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一般组中的患者依然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管理,并对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异常行为予以纠正和约束。对干预组中的患者采用内观疗法,着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情感功能的恢复,具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环境管理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较为舒适且相对封闭的治疗环境,引导患者进入该环境下接受持续性的治疗。该环境内除治疗所需的纸、笔等工具以外不能有其他不相关的内容。在初次进入该环境后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引导,患者可以静坐和冥想,也可以在室内从事其他活动,但是需要控制其他活动的时间,主要以静坐和冥想为主[2]。待患者适应环境需要避免打扰患者,消除一切可能影响到患者治疗的因素。
        1.2.2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内观疗法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对内观疗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接受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情,意识到接受治疗的重要性[3]。在围治疗期需要尽可能多次强调配合治疗的必要性,并监督和跟进患者的治疗情况。
        1.2.3评价患者心理社会功能
        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量表以及其他形式对患者进行评价,该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患者对不同社会成员的感情的激发,该环节主要分为四个流程。其一是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到患者的家庭结构,询问患者家中有哪些亲人。并引导患者对自身的童年时光以及成长经历进行回忆。其二引导患者回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大概形象,同时回顾父母对自己成长所带来的的影响。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引导患者回顾父母对自身成长做出的付出以及对父母的付出,引导患者激发对父母思念和感激之情。其三是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回忆自身成长过程中除父母以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可以是哥哥或者姐姐,也可以是自己的爱人等形象和过往的回顾,激发患者对除父母以外其他家庭成员的思念和感激之情[4]。其四是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对自身成长过程中有过帮助的师长和朋友等,回顾这些人曾给自己带来的帮助、感动和成长等,激发患者对师长和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用“t”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
        采用NOSIE评分对患者包括和社会功能在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度进行记录和分析。
        
        2、结果
        表2—1    两组患者治疗后NOSIE评分及治疗配合度对比

        根据表2—1中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的各项数据整合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一般组患者,干预组患者包括社会功能在内的各项NOSIE评分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一定程度上证明患者的各项情感功能和认知得到转变。此外干预组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也普遍高于一般组患者。
        3、讨论
        研究发现在针对精神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药物治疗,还需要关注对患者情感以及精神等方面的干预。本研究中对干预组患者护理中采用内观疗法,提高了患者NOSIE评分,通过系统的自我修炼起到修身养性,陶冶人格情操,开发自我潜能,缓解压力的作用。同时鼓励内观者接受面谈,并学会谦虚有礼、有尊敬之念[5-6]。内观疗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精神科康复护理的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为治疗的持续开展做出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长玲.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171-173.
        [2]武建胤,于法彦,江景华,张莹莹.内观疗法在抑郁症康复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8):1145-1148.
        [3]安琦,宋欣欣,殷军波.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09):39-40.
        [4]孙梦月,张勤峰,袁燕亭.内观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0):71-73.
        [5]鲁娜.精神科康复护理人员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的关系[J].双足与保健,2018,27(14):22-23.
        [6]占归来,李君,倪花,李春梅,何华,金利群.“医养结合”模式下内观疗法对老人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J].健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