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倩倩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析护患互动达标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血糖水平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行产前检查并确诊为GDM的10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患互动达标模式予以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参照王景璇等人翻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评估量表对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各项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亦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互动达标模式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提 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
[关键词] 护患互动达标模式;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血糖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patient interaction target model in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Methods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to our line of antenatal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102 cases of GDM pregnant wom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using random Numbers a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 = 51),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clinic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interac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 mode to interven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dexes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level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evaluation scale translated by Wang Jingxuan et al. Results The indexe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same perio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 addition, the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scores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perio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Nurse-patient interaction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GDM,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elf-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patients.
[Key words] Nurse-patient interaction standard mode;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Self-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Blood glucose levels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临床妊娠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孕妇错误的日常饮食习惯以及自身存在的血糖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首次诊断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使得GDM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临床研究指出由于GDM的发生不仅会造成胎儿或新生儿不良结局,如呼吸窘迫、先天畸形、巨大儿等,而且还会造成产妇结局不良如羊水过多、先兆子痫等,并有可能导致临床剖宫产率升高以及对新生儿的未来身体发育造成远期不利影响[2-3]。护患互动达标模式是临床护理新模式,将护理人员和患者传统的对立模式更改为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参与,从而达到预定目标的效果[4]。为了解护患互动达标模式对GDM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血糖水平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科室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开展了此次专项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行产前检查并确诊为GDM的10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组孕妇均于孕24~28周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②符合GDM相关诊断标准;③均为单胎妊娠,妊娠前无糖尿病史;④沟通、表达及理解能力均较好,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性疾病、多胎妊娠、既往糖尿病史、合并其它妊娠并发症、精神障碍、沟通及认知障碍患者及中途退出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选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孕妇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86±2.72)岁,平均孕周(29.84±3.36)周,BMI(24.22±2.78)kg/㎡,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2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8.60±2.81)岁,平均孕周(28.11±2.98)周,BMI(24.18±3.05)kg/㎡,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9例。两组孕妇在以上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血糖监测指导、运动及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孕妇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患互动达标模式予以干预,即护理人员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邀请并鼓励患者参与讨论并制定自我管理近远期目标及具体实施计划,实施中依据患者阶段掌握情况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以达成血糖控制之目标,具体干预措施及内容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
科室成立了由科室护士长1名、科室工作5年以上,临床沟通能力强、情商高的护士8名组成的护患互动干预小组(以下简称“小组”),小组所有成员均统一接受了护患互动达标模式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实践应用、糖尿病专科知识、GDM护理要点等系统化培训,所有成员均经考核通过后正式上岗。小组通过多轮讨论明确了GDM患者护患互动达标护理干预流程及实施内容,每2周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予以查证、优化,以不断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水平。
1.2.2 护理干预实施
①评估:由专职护士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床管医师、护士及医护交接班时间、陪护注意事项等,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及共情护理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小组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护患互动达标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包括年龄、孕周、受教育水平、GDM疾病认知程度、个体需求及治疗期待等,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期间观察孕妇情绪变化,通过鼓励患者述说表达内心困惑,释放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面对生活,提高其临床治疗及护理依从性。②计划:小组专职人员在良好护患沟通基础上,依据个体综合评估结果,邀请并鼓励患者共同参与、讨论并制订形成了包括血糖监测、胰岛素用药、饮食控制、规律锻炼、疾病认知、健康行为、并发症防护等内容的住院期间及出院至分娩期间自我管理近远期目标及具体实施计划,期间以孕妇为主导,充分尊重其个人意愿,合理设定各阶段目标值。③实施:a,住院期间:发放GDM健康手册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孕妇及家属介绍GDM相关知识;播放健康教育视频,帮助患者了解并掌握血糖监测、胰岛素用药、饮食控制、足部护理、规律锻炼、并发症防护等自护技能;开展孕期保健知识讲座,帮助孕妇提前了解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分娩体位、产程及新生儿喂养等知识等。b,出院前1d:对组内孕妇住院期间近期目标执行情况予以评估,对掌握较佳患者予以肯定和表扬,对掌握不佳患者予以指导、指正,以产妇个人意愿为主导,与产妇一同对其出院至分娩期间长期目标予以调整、优化。c,随访期间:邀请患者自愿加入GDM孕妈微信群,小组专职护士负责定期推送GDM相关科普文章,通过同伴教育方式引导产妇对每日话题进行讨论互动,通过网络专题讲座或视音频资料形式对GDM患者关注度较高的共性问题进行系统教育和指导以持续提高孕妇自我管理技能。随访期间小组每两周对孕妇进行电话随访1~2次,了解其血糖控制、院外自我管理执行情况,督促其按时产检,定期回院复诊复查。④评价:对组内孕妇进行近远期目标综合评估,鼓励已完成患者保持并不断巩固,与未完成或完成不佳者面对面进行讨论、分析,及时调整目标或优化方案并二次互动实施。
1.3 观察指标
采用统一型号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测定。参照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评估量表对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进行评价,量表主要包括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等6项26个条目,总分最低26分,最高130分,评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各血糖水平比较(±s)
.png)
注:与干预前比较,★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均<0.05。
2.2 两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各项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比较 (分,±s)
.png)
注:与干预前比较,▲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均<0.05。
3 讨论
3.1 护患互动达标模式能够显著改善GDM患者的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指出由于GDM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自我管理效能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此类患者处于妊娠期,为确保胎儿的发育而对饮食、运动等方式存在错误的理解,这主要体现于患者对疾病的发生机制、危害性认知水平不足而造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健康教育的执行是以护士为中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GDM患者不仅晦涩难懂,而且作为被动受教育者,对其内容也存在轻视,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水平[5-6]。王艳娟[7]在研究中针对GDM患者实施关爱式健康教育,同样将GDM患者视为护理干预中心,结果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本研究中应用了护患互动达标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护患互动达标的核心理论是将中心更换为患者和护士共同参与,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实践,而护士不仅作为指导者,同时在各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使得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显著提高自我管理效能[8]。
3.2 护患互动达标模式能够有效提高GDM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
GDM患者通过疾病自我管理效能的提高,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江安等[9]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对GDM患者进行一日门诊干预,使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提高,对促进孕妇血糖控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应用护患互动达标模式时,为确保该模式的顺利开展以及遵循该模式的要求,由护理人员和患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目标的设定,既充分肯定了患者的中心地位,使患者对接受干预的依从性提高,而且还能够使得患者对完成目标实现的渴望[10];尤其是本研究中将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共同参与的环节,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程度提高,从而更加确保了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11];因此本研究最终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各项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这在郑新英等[12]的研究中获得了相一致的结果,再次肯定了护患互动达标模式能够有效提高GDM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
综上所述,护患互动达标模式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春英. 妊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15(13):20-22.
[2] 冯薇, 解红文, 丁腊春, 等. 应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19(3):116-120.
[3] 康丽群, 陈顺张. 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水平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22(8):98-99.
[4] 王金莲. 以循证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8(5):200-203.
[5] 孙硕. “1+N”延续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26(1):39-41.
[6] 耿秀霞, 冼朝霞. 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5):31-33.
[7] 王艳娟. 关爱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4(23):174-175.
[8] 李艳, 张照芳.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9,59(22):77-79.
[9] 江安, 唐雅兵, 吴晓丽. 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对孕妇血糖控制及管理行为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25(11):56-59.
[10] 蓝洁, 黄昕鑫. 护患互动达标模式结合个体化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22(14):125-126.
[11] 姜洁燕, 唐芳, 张竞怡, 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相关性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24(11):10-12.
[12] 郑新英, 王佩. 护患互动达标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35(3):61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