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存在风险隐患并制定对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82例患者作为参考目标,按照电脑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并结合干预举措,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院内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护理风险采用对应干预举措,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干预措施
临床上血液净化中心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也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疾病首选方法,而血液净化期间加强优化护理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血液净化操作过程中风险比较高,同时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娴熟操作技巧,以及丰富护理经验等,但是少部分护理人员的自身操作水平较低,极易忽略潜在护理风险,从而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因此,院内抽取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82例患者作为参考目标,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存在护理风险中应用干预举措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82例患者作为参考目标,按照电脑随机方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分41例,男女比例为21:20,年龄下限在23岁,年龄上限在69岁,均数为(46.00±1.06)岁,对照组分41例,男女比例为25:16,年龄下限在25岁,年龄上限在71岁,均数为(48.00±1.72)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任何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检查其血管通路和内瘘情况,同时查看患者穿刺部位若发现有渗液和血肿情况,要立即报告医生展开紧急处理,加强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等。观察组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并结合干预举措,方法如下:第一,护理风险隐患包括以下几点:①在医院众多科室中,血液净化中心属于专业性非常强的科室,同时也是感染率最高科室,为此院内要加强监管血液净化中心,同时预防患者透析期间不良风险事件发生,若患者透析时机器发生故障后,会对透析环境造成危险。②由于护理人员自身护理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导致护理工作不细致,从而忽略护理潜在的隐患导致危险发生。③由于部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不信任,进而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率,当患者长时间进行透析后,心理上会产生负面情绪,无形中增加了护理风险发生率。第二,干预举措如下:①院内需加强改进和完善科室制度,在多个方面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每次透析机器使用完成后要及时消毒,预防传染病传给其他人,同时检查血液透析使用的水,并检测水内是否存在细菌,透析之前要体检,如果患者血液显示阳性,需要立即隔离,并且透析时应用单独机器。②重点培训护理人员,科室需要根据每位护理人员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并且制定考核制度,加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科室要按时举行座谈会,学习交流技巧,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能力。并且按时选择护理人员进修学习,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在职教育,促使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提升。按时展开实战演练,加强提升护理人员自身应对技能和反应能力。③给予患者透析期间,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自身状况,同时加强与患者交流,增进护患信任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按时对患者展开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自我防患意识,减少院内风险发生率。
2.结果
2.1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由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 1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n/%]
.png)
3.讨论
临床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期间会存在两个不安全因素,分别为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当患者接受透析时,很容易使患者产生失衡综合病症,一旦发病时不及时展开救治,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3]。此篇文章研究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期间,应用针对性干预举措,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了解透析时的隐患,通过全面落实干预举措,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预防隐患技术水平,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对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进而有效预防风险发生率。而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后,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能力,加强提高患者透析配合度,并且提高护理人员处理隐患能力,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精神状态,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4]。
综上所述,针对院内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护理风险采用对应干预举措,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海彪,张恋. 基于连续性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7):9-10.
[2] 张彩云,龙洋. 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92-193.
[3] 凌诗.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低体温预防和护理管理措施的文献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5):688-691.
[4]姜芳,李多巧,魏小燕.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1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