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青
上海市黄浦区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院)200025
【摘 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入2019年5月-2021年5月入院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摸球法分组,A组计39例实行延续护理,B组计39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B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降糖,且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延续护理;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的疾病特征是持续性血糖升高,多发于老年群体。临床多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包括运动训练、药物降糖和饮食调节等,目的是避免血糖波动损伤脏器,抑制疾病并发症[1]。但老年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一般,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出院后可能因不当饮食或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病情恶化。为此,本研究选取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用于分析延续护理的临床效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2019年5月-2021年5月入院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摸球法分组,A组计39例,男患:女患为25:14;年龄从62岁间断至85岁,均值(70.25±1.48)岁;病程为3个月至7年,均值(2.15±0.28)年。B组计39例,男患:女患为26:13;年龄从61岁间断至87岁,均值(70.18±1.44)岁;病程为4个月至9年,均值(2.58±0.31)年。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监测血糖、饮食指导、药物管理和疾病知识宣教等。A组采取延续护理:①组建护理小组:组员为3名护理人员,1名营养师,1名医生,全面分析老年糖尿病的疾病特征,拟定护理计划。②信息收集:收集患者的姓名、年龄、病程、病因、作息规律、生活习惯等信息,整理至电子病历档案中。③完善护理方案:结合护理现状和患者病情,经医生指导完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血糖监测、随访管理和足部护理等。每位患者分配1位责任护士,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④健康教育:全面普及控制血糖的必要性,讲解饮食与运动控制对于降糖的积极作用,告知患者不可单纯依赖于药物降糖,纠正其错误认知,细致化解答护理问题,针对性对其进行护理指导。⑤强化沟通: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评估其心理需求,利用音乐疗法、情志转移法以及积极心理学等多种形式调节其情绪。⑥定期随访:随访方式为家庭访视与电话随访,每周电话随访1次,连续3个月后改为每月家庭访视1次,评估患者的院外护理效果,适度调整护理方案。加用网络随访,组建QQ群或微信群,定时在群内推送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要点,鼓励患者在群内畅所欲言,分享治疗经验。
1.3 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h血糖(2hPG)。利用自我管理活动调查问卷(SD-SCA)测评自我管理能力,含5个维度,即遵医用药、饮食管理、疾病护理、血糖监测、运动管理,均为7分,自我管理能力和分数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B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png)
2.2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B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png)
3讨论
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老年患者的糖尿病病情相对较重,在接受院内治疗时可通过系统化服务取得较佳的降糖效果[2]。但该病患者无法长期住院,需要进行居家治疗。由于老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可能在院外治疗期间出现较多并发症。为此,本研究加用延续护理[3]。延续护理中,护理小组是保证护理措施科学且专业的重要前提,在小组指导下开展护理工作可以追溯护理责任,明确各自职责,提高护理工作效率[4]。信息收集要求全面且个体化,全面是指根据电子病历要求细致化整理患者信息,个体化是指明确标注每位患者的特殊性,为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开展提供保障。完善护理方案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拟定饮食与足部护理等方案,可细化每个护理环节,查缺补漏[5]。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使患者自主进行综合性治疗,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强化沟通可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予以指导,协助其调节情绪。定期随访利用电话随访、上门访视与网络随访等形式持续性开展护理服务,可以及时发现院外护理问题并予以纠正[6]。
结果中A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B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B组(P<0.05)。说明延续护理的降糖效果较佳,且能优化自我管理能力,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叶芳.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3):21-23,164.
[2]梁川裕,梁安娜,许海莲. 延续性护理应对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白内障术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5):121-123,135.
[3]张璐. 新媒体平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21,17(1):145-145.
[3]雷颖. 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有效性[J]. 科学养生,2021,24(4):139.
[4]张凤英, 王艳.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影响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9,48(7):103-105.
[5]欧梦仙, 刘宇, 段红梅,等.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糖尿病自我管理研究热点分析[J]. 护理研究, 2019,33(5):129-133.
[6]冯红云, 赵媛媛, 谷体心,等. 延续性护理对利拉鲁肽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心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8(25):282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