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佳
台州骨伤医院,浙江省台州市317500
摘要:目的:探析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任务中共选取70例患者,其均为严重创伤患者,符合参与本次研究的入组标准,并将其随机分配为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和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经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干预后其分诊时间、抢救时间、转诊时间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护理过程中加强对针对性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提高抢救效率。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抢救效率;应用价值
前言:严重创伤时患者情况非常危急,病症情况复杂,有较高的死亡风险。一般情况下多是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打架斗殴等原因导致严重创伤,对患者身体的伤害非常大,急需快速送至医院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现如今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治疗护理措施应当进一步优化改进,提升其针对性、高效性,以此来帮助提升急救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便探究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创伤,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共有研究对象70例,已经被确诊为严重创伤情况,因车祸、外力敲击、高空坠落导致创伤的患者数分别为26例、21例、23例,同时其中的患者均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并不存在有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其中包括39例男性患者和31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51.47±6.36)岁。在入组后患者被随机分配为了使用不同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相比之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于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及时了解患者受伤原因,监控其病情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中应采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①关注病情:严重创伤患者病情比较复杂,风险性高,急救护理时应提高重视度,密切关注其血氧、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并详细了解患者病症情况,快速制定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急救护理方案,并及时实施急救。②心理干预:患者在严重创伤后自身会有严重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等,因此在采取护理干预时应注重加强心理干预,如告知患者不要过于惊慌,要相信医护人员;同时,家属也会非常担忧,甚至会有护理人员发生争执,护理人员要向家属讲解患者病情,告知家属不要过度担心,且也可向家属讲解有关治疗方法的临床优势、相关典型案例等,以此来缓解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1]。③止血:必须要及时帮助止血,因血液流失患者会有较高的失血性休克风险,甚至是危及生命安全,对此需注重清洁消毒,降低感染风险。对此要对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且一般需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同时进行输血、输液,降低休克风险。
④疼痛干预:疼痛是严重创伤后的主要症状,而且在疼痛的影响下患者负面情绪会被放大,不利于急救治疗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采取护理措施时,应当加强疼痛护理,如应当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等级,耐心与患者沟通,尽量转移注意力,以此来帮助缓解疼痛;而对于一些疼痛感非常强烈的患者应当给予药物镇痛。⑤呼吸干预:对于患者来说针对性的呼吸非常重要,因此在采取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时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呼吸干预,如进行氧疗、气管插管等;同时需注意清洁患者口腔异物,保障呼吸道通畅性,严防窒息[2]。⑥功能监测:许多患者在严重创伤后往往会出现器官功能衰竭,进而加剧死亡风险,在该护理模式下要注重加强各方面的功能监测,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帮助降低风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不同急救护理措施的急救效率,包括分诊时间、抢救时间、转诊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急救效率分析
急诊急救护理模式下,观察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转诊时间分别为(0.49±0.29)min、(5.09±1.06)min、(36.28±7.14)min;反观依然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2.82±0.73)min、(7.48±1.16)min、(69.73±9.58)min,相比之下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
3. 讨论
严重创伤情况非常危急,而且导致严重创伤的原因也非常复杂,给急诊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应当及时加强急救,并注重提升急救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抢救效率。如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来说,科学、合理地急诊急救护理措施非常关键,本次研究中便于观察组中加强了对该措施的应用,如从研究结果中分析来看,使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其分诊时间、抢救时间、转诊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更加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地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孙燕,华薇,李雪云.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中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对抢救效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12):1876-1878+1882.
[2]黄国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急性疼痛的个体化评估与干预的护理实践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03):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