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高莉莉
[导读] 分析针对性护理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我院56例患者,均诊断为冠心病,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观察组(n=28),分别采用常规
         高莉莉?
         吉林市社会福利院,吉林 吉林 132002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我院56例患者,均诊断为冠心病,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观察组(n=28),分别采用常规、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具有同质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针对性护理;睡眠质量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此病患者多会出现心悸,胸痛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多为药物维持,因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患者在药物作用和疾病影响下,出现睡眠质量差问题,从而对患者心脑血管造成影响。王冰惠[1]指出:对于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显积极意义。本研究重在分析不同护理模式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我院2020年1月-1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观察组(n=28)。对照组男女比例16:12,年龄62~80岁,平均(68.56±1.3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17:11,年龄62~82岁,平均(69.53±1.41)岁;两组患者病程均在1~4年,平均(2.45±0.31)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衡(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用药指导以及日成生活中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如下:①患者入院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若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及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可通过给予患者言语安慰,对患者讲述本院既往成功案例,促进患者信心,告知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陪伴和鼓励的重要性,让患者感受到关爱。②由资深护理人员开展以冠心病为主题的讲座,邀请所有患者参加,讲座内容包含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知识讲解以及后期护理内容,同时纠正患者以及护理人员对疾病的错误认知观,增强患者治疗积极性;可通过为患者发放疾病知识手册或病房播放视频等形式,促进患者的认知率,提高患者依从性;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进行一对一指导。③依据患者情况,分析患者睡眠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进行1次/1d的通风,设置病房温、湿度,尽量保持安静,同时调整病房所用医疗仪器,尽量降低噪音,避免影响患者休息;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睡姿;依据患者情况,给予善良中枢兴奋药物,白天使用;患者可以通过温水泡脚,时长不少于10min,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通过按摩印堂穴促进睡眠;告知患者睡前2h内应禁食,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暴饮暴食,可多食用蔬菜瓜果等食物,维持机体维生素均衡。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采用PSQI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分值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2)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具有同质性,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睡眠质量评分 (±s)分

         冠心病患者因长期药物治疗,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用药过程中的药物作用能够使患者中枢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患者体内有较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其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增加,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冠心病。据相关资料显示: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睡眠质量。
针对性护理是继常规护理的延续的创新,具有人性化,目的性特点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通过对疾病的讲解,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从而打消了患者因对疾病陌生造成的恐慌;通过病房护理以及针对性康复指导,促使患者放松,从而促进睡眠,加快康复[2-3]。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取得显著成效,两组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具有同质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实施此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具备专业知识,能够解答患者关于疾病知识的问题,并具备解决护理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综上:针对性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冰惠. 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 44(8):79-80.
[2] Sun Xuefeng.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及睡眠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 11(1):99-100.
[3]王丽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16), 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