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重症肺炎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新生儿急救护理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苟丽云
[导读] 本文主要讨论重症肺炎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新生儿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增强护理人员的危急重症意识及预见意识,
        苟丽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讨论重症肺炎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新生儿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增强护理人员的危急重症意识及预见意识,为抢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新生儿患儿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这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及预防死亡。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结果  该患儿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下,及时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脱离危险,抢救成功。结论  因此,及时地识别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积极有效的抢救对及时终止室上速、改善预后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新生儿  急救  护理
         新生儿期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其可发生于正常结构心脏或有结构性心脏疾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5%,临床表现多样。新生儿心律失常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良性和非良性,前者通常不需特殊治疗,后者则需要及时治疗,否则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主要讨论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新生儿期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属非良性心律失常,预后差。室上性心动过速是由异常机制引起的涉及 His束分叉以上心脏结构的心动过速,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2021年2月13日,我科成功抢救了一例重症肺炎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现将抢救过程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性,20天,主诉“拒乳7+小时”,急诊诊断:1.重症肺炎;2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3.心力衰竭;4.心肌损伤。既往史:孕38+1周,剖腹产,体重3300g,无出生抢救病史。现病史:患儿7+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拒乳,伴咳嗽,呛奶,可见口唇发绀、呻吟、口吐泡沫,四肢凉,可见花斑。查体:T36.1℃,HR275次/分,R70次/分,BP85/58mmHg(右下肢),SP02 92%,患儿皮肤黄染,反应差,呻吟,前囟平软,咽部充血,口唇微绀,口吐泡沫,可见点头样呼吸,三凹征阳性,肢端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s,双肺闻及湿罗音,心率齐,心音有力,未闻及心脏杂音,肝脾不大。床旁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提示:LVEF35%、FS14%、各房室大小基本正常。心肌损伤示:肌钙蛋白Ι0.947ug/L。于4:17~6:15弹丸式推注三磷酸腺苷(ATP)三次,西地兰缓慢推注一次后,患儿心律转为窦性后入院治疗。
        2  救治过程及护理方法
        2021年2月13日3:50家属抱患儿入抢救室,皮肤黄染,反应差,呻吟,口唇微绀,口吐泡沫,可见点头样呼吸,三凹征阳性,肢端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s,T36.1℃,HR275次/分,R70次/分,BP85/58mmHg(右下肢),SP02 92%, 下病危,立即予辐射台保暖,心电监护,吸痰,鼻导管吸氧0.5L/min, 在床旁心电图监测下予冰毛巾敷脸部15s,并刺激咽反射后患儿心律不能转律,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肝素帽接头),拟予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推注。4:17患儿T36.6℃,HR287次/分,R73次/分,SP02 95%,床旁心电图监测下,予三磷酸腺苷(ATP)2.5mg弹丸式推注,1分钟后患儿心律转为窦性,HR波动在140~150次/分之间,继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5:20患儿再次出现心动过速,HR285次/分,R60~70次/分 ,阵阵呻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s,双肺散在湿罗音,心率齐,心音有力,未闻及心脏杂音,肝脾不大。床旁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于5:20~5:26给予西地兰45ug静脉缓慢推注,持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

患儿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分别于6:10 三磷酸腺苷(ATP)5mg及6:15 三磷酸腺苷(ATP)10mg弹丸式推注,6:30患儿恢复窦性心律,护送入院治疗。                                 
        3  体会
        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期终止治疗:1.尝试刺激迷走神经,如诱导恶心、Valsalva动作、按摩颈动脉窦、冰敷面部等。2.首选药物为腺苷,0.3mg/kg快速推注。3.洋地黄类药物,如西地兰静脉注射,可作伴有心力衰竭者的首选药,西地兰初次剂量是0.015mg/ kg,药物静推期间医师听诊、监测。4.普罗帕酮治疗方法是针对使用了潜水反射治疗方法和西地兰治疗方法均无效的患儿。患儿在使用普罗帕酮时,首次剂量为1mg/kg,将药物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推,时间控制在10min~15min之间,如果无效则在20min后重复上述操作,最多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在推药的过程中,严密地对患儿的心率进行监测,同时合并使用潜水反射方法,终止发作。5.防止复发治疗。为了避免治疗后患儿的病情反复,可以采取口服高辛、口服高辛联合普罗帕酮药物方法。6.以上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低血压、心力衰竭时实施同步直流电复律。
        1.在对患儿进行诊断后,使用兴奋迷走神经方法。使用冰水浸湿毛巾或者直接使用冰袋进行潜水反射法治疗。将冰毛巾或者冰袋覆盖于患儿的面部,每次时间为10 s-15 s。当1次冰敷无效后,间隔3 min-5 min后再次进行操作,最多尝试次数为5次,此种方法对于大部分患儿无效。
        2.三磷酸腺苷静脉弹丸式推注,被形容为“打水枪”,药物剂量是 0.3mg/kg,使用皮试注射器,即1ml注射器,抽取医嘱剂量的三磷酸腺苷,联合使用2ml生理盐水备用。将1ml注射器(三磷酸腺苷)与抽好2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刺入带肝素帽接头的留置针内,先快速推注三磷酸腺苷后,再快速推注2ml生理盐水。
        3.西地兰治疗方法中,药物饱和剂量为0.03 mg/kg,首次药物使用量为饱和剂量的一半,即0.015mg/ kg,药物静推的过程中由医师进行听诊监测。
        综上所述,急诊作为医院的门户,能及早地识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作为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能够协助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并终止急性发作,能有效地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改善疾病的不良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参考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李鑫,安军.新生儿期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21,61(4):92-96.
         [2]张远飞,陈娇娇.分析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0,(17):52.
         [3]时会菊,柴燕楠,刘清.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4):4-6.
         [4]盛王涛,孙建华,贝斐,李菁.新生儿心律失常128例回顾性分析[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8,33(6):410-414.
         [5]王朵梅,黄华飞,周庆女.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112例临床特征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10):1242-1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