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郝菲
[导读]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
          郝菲
          武汉市优抚医院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实施后优质护理后恢复状况较好。结论: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护理对策
        
        精神分裂症是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具备较强的治疗难度,虽然药物能够帮助患者对幻觉、妄想等症状进行控制,但是由于症状的残留会导致患者出现社会功能的明显衰退,难以或者无法回归到正常生活当中甚至引起病情的恶化导致精神残疾,这也成为了精神科临床探讨研究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院针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治疗进行了干预,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流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经过院内责任部门批准以及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与配合,选取本院近两年经治疗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人,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
    ①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的缓解期由于自主意识的恢复,出于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以及对家庭的愧疚心理可能会形成复杂心理状况甚至转变为实质性的心理问题影响到疾病的正常恢复,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基本的心理支持,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引导患者进行主动的倾述,减轻患者的负罪感与痛苦感,同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查询网络、医院信息系统等方式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常见症状、治疗方式、康复效果等制作成为视屏、文字、图片等方式为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之间、护患之间需要禁止交谈恐怖、悲剧、惊险类的话题刺激到患者的情绪加大患者恢复的难度[1]。
        ②活动疗法:护理人员可以在院内举行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可以分为比赛性质和协作性质,比如通过球类、棋类竞技类活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懒散状态,增强自我意识;通过书籍阅读、聆听音乐等活动可以帮助患者充实空闲时间,肯定自我价值;通过集体合唱、手工制作等活动可以帮助患者培养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可以模拟日常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护理人员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讲解并示范,改善患者的社会交际能力[2]。
        ③疾病治疗:护理人员应该遵循医嘱协助患者服药并且熟悉药物适用方向、剂量、副作用等,并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上报的处理比如服用奋乃静、氯丙嗪等抗精神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脚震颤、口紧歪斜等状况,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后对药物进行更换或者合并使用等方式进行改善[3]。
        ④生活护理: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以增加患者鱼类、肉类等富含维生素B12帮助患者稳定自身的情绪状况,同时控制热量的摄入避免损害到患者的脑细胞氧化功能,对具有被迫害妄想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请求家属的协助对患者进行劝食,为患者提供符合个人喜好口味的密封包装食品[4]。
        ⑤家属沟通:邀请患者的家属参加院内举办的精神卫生知识座谈会,对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的重点进行讲解,指导家属在生活中应该给予患者支持,避免出现偏见心理,在日常中应该多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与理解,协助患者进行工作、交友、学习等康复性训练,鼓励患者积极回归社会,指导患者正确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自身的权益,可以将科室的联系电话设置为健康热线,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就疾病的恢复情况以及希望了解的问题进行主动的联系[5]。
        1.3评价标准
        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需要记录患者的生活状况,根据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将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作为本次实验的评价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是通过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所得,实验结果用T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存在明显差距,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社会功能有较为显著的恢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恢复状况


        3.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针对化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进行了多层次的治疗,首先需要对患者的急性症状进行控制,因此需要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持续的药物治疗,稳定患者的精神状态,避免复发加重大脑功能的损伤这是社会功能康复治疗的基础。对患者进行全程的心理疏导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悲观、绝望、抵触、自暴自弃等常见的负性情绪制定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以及回归正常生活的勇气。再通过综合性社会功能训练达到治疗的主要目的,培养患者学习正确的生活技能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家庭护理在患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争取到家属的配合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治疗的质量,加快患者回归生活的进度。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在经过系统、全面的干预后患者社会功能有显著的改善,说明本次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巍.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0):156-157+160.
[2]吉耘嵋.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9,4(21):184-186.
[3]谢健芬,秦萍,邹颂婷,何婉仪.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4):149-152.
[4]谢芳,李惠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6):102-104.
[5]吴晓晴.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9):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