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评价
霍笑敏1;王敏2
邯郸邯钢医院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农林路188号 056001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收治时间在2019年度12月-2020年度12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早期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肺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应用效果;肺功能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现象不断增加,且加之人口逐渐呈老龄化,进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呼吸衰竭十分常见,该类人群需在ICU中接受治疗,其中机械通气治疗为常用手段,在治疗早期,通常需对患者采取制动,故此易增加呼吸机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且威胁生命安全 [1]。因此,本次研究对早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取的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观察组:年龄在40岁-81岁之间,50例平均年龄(60.21±3.21)岁;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年龄41岁-80岁之间,50例平均年龄(60.17±3.29)岁;男31例、女19例;基本资料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
告知患者疾病各项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方式。
(1) 心理护理:呼吸衰竭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等不适感,且加之病情反复发作,易导致患者出现较多负面情绪,以焦虑、恐惧、烦躁等作为临床表现,且多数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不了解,存在错误认知,使其加重心理负担。故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提高配合度[2]。
(2) 呼吸道干预:多数患者存在痰液黏稠情况,导致痰液无法排出,因此在护理中,应加强咳嗽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以叩背形式促进痰液顺利排出;对于存在呼吸困难所致无法排痰者,可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从而吸出分泌物,并在必要情况下给予茶碱类兴奋药物,但需对用量进行控制,以促进患者顺利排痰。
(3) 吸氧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吸氧时,对各项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呼吸、心率、血压等等,从而避免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情况。
(4)体位干预:待患者清醒后,应将床头角度抬高至65°,维持半卧位,从而促进患者肌肉、肢体、上肢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并定时给予患者按摩,每日2次、每次时间在20分钟[3]。
1.3 观察指标
两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管理、FEVI、FEVI/FVC、FEVI指标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分析各项指标 (分)
组别
症状管理
日常生活管理
情绪管理
信息管理
.png)
2.2对比FEVI、FEVI/FVC、FEVI指标
观察组患者FEVI、FEVI/FVC、FEVI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见表2所示。
表2:分析FEVI、FEVI/FVC、FEVI指标
霞,陶光华,则学英.机械通气模式对lCU肺动脉高压合并呼衰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6):114-120.?
[5]朱大敏.优化个体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4):6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