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晶晶
京山市协和人民医院,湖北省,431899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手术室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n=50,常规围术期护理)和实验组(n=50,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其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显著,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策略;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医疗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所有患者、家属的需求,而开展、落实人性化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拉近医患护患关系,还能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发挥护理人员的优势,给予患者全面的、放心的疾病护理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在本院普外科手术室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46.55±23.53岁,结合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46.72±20.36岁;实验组50例,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8岁,平均年龄46.24±20.25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手术指征,能够耐受手术治疗;②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研究过程和目的知情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无手术禁忌证;④临床资料完整且能够配合随访观察。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③止痛药物依赖者;④临床资料不全或是中途退出临床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后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手术史、家庭状况和本人情况,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对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知普外科手术,从而保持平静的心态面对后续手术治疗,也可邀请其他普外科手术患者讲解治疗的安全性,消除患者顾虑。对普外科手术的流程和方法,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讲解,告知其如何进行配合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后顾之忧。同时,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工作,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术前应对基础病情况进行控制,保证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并签署手术同意书。②术中护理:手术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保持积极认真的状态,保证手术治疗过程的严谨性,结合患者的术中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开展心理疏导,对其生命体征和心理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适当与患者交谈,帮助其分散对手术的注意力,或是通过播放音乐、谈患者感兴趣的事物来帮助患者疏解紧张情绪。
为了减少患者肌肉牵拉或是药物刺激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疼痛感或是其他不适感,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给予麻醉药物,帮助其消除不适感,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推进,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减少器械或是仪器的噪音刺激,最大限度减少手术不良因素的影响,且医护之间和护患之间都需要保持互相尊重、互相协同的状态,适当采取眼神、微笑、握手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从而给予患者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并指导其掌握识别并发症的方法,提升患者自动护理和能力,告知其主动表达手术创伤所导致的不适感,尽量满足患者合理护理需求,随后在包扎创口过程中告知其复查和换药计划,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普外科手术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理状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个量表都涉及20个评价项目,患者评分越高,则证实其抑郁和焦虑情绪越严重;②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对患者不同时点的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共计7个评价项目,合计21分,患者评分越低,则证实其睡眠质量越好;③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合计100分,非常满意>80分,比较满意>70分,不满意<6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团队全部工作人员均通过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记录,经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现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剧增,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老年人患病率在不断地上升。普外科所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认知能力差等,在围手术期的心绪波动非常大,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很差,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护理难度。而老年人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常见的有如下几点:①老年患者入院后,由于对住院环境的不熟悉、自身疾病的不了解、角色转变、在手术方案确定后信心不足、缺乏安全感、有经济压力等,往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担心、恐惧、情绪低落等心理特点。②老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于手术室环境的陌生、周围人的举措、没有家人的陪伴等,多数老年患者会表现出更加紧张、畏惧、焦虑,甚至有抑郁的心理特点和无助感。③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多数老年患者由于耐受能力差,综合素质比较低,加上手术带来的创伤性,过度地担心术后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大多数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特点。因此,在围手术期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有效性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提升住院患者的治疗结局,改善护患关系,并能够规范护理操作,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令患者在舒适、安心的环境下接受住院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棉.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分析———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为例[J/OL].中国培训:1[2021-01-02].
[2]李徕.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