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熙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省南宁市 530000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妇科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服务。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妇科护理;应用效果
妇科疾病是临床上的主要疾病之一,加之女性护理时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故常规护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1]。因此,如何对妇科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成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常规护理是一种形式化护理,缺乏对患者的关爱性,,因此,临床推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服务。本文就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做出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妇科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观察组年龄分布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29.51±2.66)岁。对照组年龄分布为21~33岁,平均年龄为(27.21±3.54)岁。组间患者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妇科的患者;(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入组前签订同意书。(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的患者;(2)患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实时监控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定时为患者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干净整洁的康复环境;(3)按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4)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1)尊重患者的隐私: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在对隐私部位进行检查或换药时,应使用防透视帘;(2)心理护理:因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故心中易产生不良情绪,在护理的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耐心交流,排解患者心中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2];(3)健康知识普及:因患者都为女性,在护理的过程中,易出现害羞的情况,故在进行知识普及时,应使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文字的形式。将疾病的预防、治疗、后期康复等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以文字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普及[3];(4)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以及相关病情,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的个性化饮食方案。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变化
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由结果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组间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x±s)/分]
![](/userUpload/138(260).png)
3讨论
人性化服务是临床推出的新型护理服务,通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4]。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本次实验主要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可得出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妇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4参考文献
[1] 李丽.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 029(006):170.
[2] 朵远淋.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34).
[3] 李晓清.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8):180.
[4] 杨舒婷.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6, 000(0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