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娟 杨家莉 袁园 杨懿敏 张凤兰 李秋桃 勾燕燕 杨华维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3)1
【摘要】 目的 将护理微查房运用于临床实践,评价实施效果。 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及外出参观学习,建立专科微查房制度与流程。微查房制度包含了查房目的、查房要求、查房特点、具体实施四个方面,流程包含了三个阶段:1.查房前准备:由护士长或教学组长选择适合病例,或责任护士主动提出可查房病例。查房护士提前1-2天摘简要病史,回顾护理过程,在科室微信交流群发布病例基本信息,其余护士应提前查看患者及病例了解病情。2.查房进行时:查房护士简要汇报病史(基本信息、主要病情、治疗护理、主要存在问题、需要讨论的主题等),其余护士积极补充或提出新问题及相应措施,护士长或教学组长提问2-3个疾病相关问题,由护士或实习护生回答;最后护士长对查房内容进行小结。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查房,并为其解疑答惑。3.措施落实与评价:完善记录,落实讨论后确定的相关措施。责任护士先自我评价措施的有效性,护士长或教学组长在微查房后3日内再次评价,并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将上述制度与流程作为普通查房的补充形式,自2018年1月开始应用于我科临床实践,每周实施1-2次,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组织方式与查房形式。实施一年后编制问卷调查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微查房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提高22.7%,2018年平均满意度较2017年增长11.6%;责任护士对病史的凝练及汇报能力明显提升,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明显提升。 结论 实施护理微查房,促进患者掌握专科疾病知识及满意度的提高;促进责任护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了病区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微查房以问题为导向,形式灵活、言简意赅,且耗时相对较短,值得在临床护理查房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微查房;临床实践;效果评价
护理查房指的是(科)护士长、护理部等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对护理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随着现代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查房形式和内容进行改善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1]。我院自2018年1月起通过护理微查房形式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护士长对存在问题进行点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护理人27人,N1级、N2级、N3级、N4级护士分别为6人、3人、16人、2人。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与观察组(使用护理微查房),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14-80岁,平均年龄为(45.6+4.3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4-79岁,平均年龄为(47.1+4.8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本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且入组病例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微查房,主要内容为:
第一,每月每周的周二、周三上午进行护理微查房,时间为15-20min。
第二,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护士选择病情复杂、危重、护理难度较大、病种少见的患者,将其作为次日晨间进行重点交接的患者,并且在科室的微信群中通知,确保每个科室成员均可收到通知。
第三,查房过程中,交班人员需要对患者前一天及晚上的病情变化进行汇报,责任护士需要负责汇报诊断、阳性体征、治疗等患者“九知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责任护士还需要进行查体,并提出护理评估以及护理措施;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对患者之后的重点关注与治疗方向进行总结分析,并交由其他责任护士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补充,最后由护士长进行评价与总结。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特级与一级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士病情知晓率(由护士长进行考察,可准确回答九知道的即为知晓)以及专科知识掌握程度(95分以上为掌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微查房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实施护理微查房后,护士病情知晓情况与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实施护理微查房前(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组别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基础护理质量
特级、一级护理质量
3结论
护理微查房的“微”主要体现在形式微小,查房时间较短,一般安排在上午,时间紧张(控制在15min以内),治疗较为集中;只有当前交接班护理人员参与;并且充分利用微信群优势,结合患者病情,每日护士选择复杂、危重患者,并提前在微信群中通知;流程简化,查房过程中,先由交接班护士汇报病情,然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全面查体,并提出存在问题,再由责任组长予以补充并进行答疑,最后由护士长进行总结评价[2]。
和护理“大查房”相比,护理微查房不仅保留了查房形式、达到了查房目的,而且形式较为灵活,在临床上容易实施;微查房不需全员参与,护士更易接受;微查房常态化之后,可锻炼护士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还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进而改善护理策略,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微查房方式使得交接班更加规范化,随着微查房的普及,可激发护士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服务能力[3,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微查房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士业务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詹姜仙.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1):78-79.
[2]许小丽,张清蕊.改进中医护理查房模式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质量[J].河南中医,2018,38(10):1614-1617.
[3]孙述霞.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效果的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7):80-81.
[4]蒋烈洪,陈鸣凤,谢绍菊.护理小查房在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2):168-17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