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山东省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271219
摘要:目的:探究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一年期间内,我院收治的50例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疼痛护理的护理办法,护理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护理结束后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手足显微外科;疼痛;护理干预;效果
显微手足外科的手术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借助手术显微镜使外科手术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世界,缩小了手术创口,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1]。但是目前的手足显微外科手术仍存在一些短板,由于显微手足外科的术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所以极易出现血管危象。引发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诸多,其中疼痛刺激是主要原因,手术以后的疼痛,例如换药、有创操作造成的疼痛,都可能造成血管危象的出现[2]。因此术后的护理措施显得格外重要,有资料显示,利用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本次实验针对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50例疼痛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其中实验组包括男患16例、女患9例,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5.32±5.68)岁,断指(趾)11例、锐器伤8例、撕脱伤4例、糖尿病足溃疡2例;对照组包括男患15例、女患10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4.12±3.69)岁,断指(趾)9例、锐器伤9例、撕脱伤6例、糖尿病足溃疡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疼痛的患者。(2)能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的患者。(3)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2)年龄>60周岁。
1.3方法:
对照组25名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宣教,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实验组的25名患者则采取疼痛护理措施,其中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精神护理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1)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每一位患者的情况,经常和患者沟通,帮助其建立自信。对患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如果存在生活上的困难也要及时帮助解决。(2)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术后患肢应制动且抬高10—15°,保证静脉血供应和动脉血回流;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患者,如果患者出现疼痛,应酌情给予局部的按摩,以缓解疼痛。(3)术后5天左右再行换药处理,换药时要充分地把敷料用无菌的盐水浸湿,轻缓进行换药,尽可能避免病人出现疼痛[3]。(4)指导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饮水量,增强抵抗力以促进组织修复。(5)要了解患者的个人爱好,例如读书、看电影、听音乐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也能够有效的减轻疼痛。(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1.4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VAS),评分低表示疼痛程度较轻,越高则表示疼痛越严重。
护理结束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让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和护理态度等方面综合考量再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分别统计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进行比较[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
1.5统计学标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根据护理前后的评分对比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评分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s)/分]
![](/userUpload/130(299).png)
3讨论
不同类型的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也各不相同,但基本所有手术后的患者都会在下午和夜间出现剧烈的疼痛,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会持续1—4小时不等[4]。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也不尽相同,耐受力比较差的患者通常表现十分暴躁。一系列的现象都会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还有可能会引起血管危象。所以面对此类患者,应优先帮助其解决疼痛这一问题[5]。
本次实验中的50名患者在护理后,疼痛都有所改善,但两组患者的效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别。实验组的25名患者在疼痛护理后,疼痛评分的平均分达到了(3.26±4.24),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评分仅有(5.89±3.54),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接受目前疼痛的程度;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并没有实验组理想,并且仍然有小部分患者疼痛剧烈,需要给予止痛药缓解。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更高,可见疼痛护理对显微手足外科术后的患者非常有帮助,可以做到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在显微手足外科中的使用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借鉴。
4参考文献
[1] 何新慧. 手足和重建显微外科断指(趾)再植病人的疼痛管理[C].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6:1-1.
[2] 李芳,王爱英,赵壮,等. 手足显微外科中加强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效果[J]. 东方药膳,2021(2):44.
[3] 杨艳荣. 舒适护理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J]. 糖尿病天地,2021,18(3):285.
[4] 孔繁福. 手足创伤显微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药敏研究[J]. 特别健康,2021(18):26-27.
[5] 李卓亚. 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