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何静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对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培养是通过一定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符合当前教育要求和社会需求。在数学上,运算是一个基本理论工具,良好的运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在素质培养下,如何帮助学生们提升初中数学运算能力,让初中生有更好的发展和提升,本文就此话题展开分析与讨论。

何静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对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培养是通过一定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符合当前教育要求和社会需求。在数学上,运算是一个基本理论工具,良好的运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在素质培养下,如何帮助学生们提升初中数学运算能力,让初中生有更好的发展和提升,本文就此话题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93-01

        随着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的发展,核心素养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逐渐地被人们淡化。但是,我们不能这样任其发展。因为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不仅是培养人们具有逻辑性和散发性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还是奠定人们以后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法宝。所以,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人都要重视起来的。下面,文章则就围绕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这一课题展开具体论述。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核心素养可以主要分为六个板块,分别为逻辑推理、抽象数学、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想象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在这其中,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可以分为三点,首先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正确的完成运算。其次是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运算的原理。最后是需要学生能够采用更加简洁、合理的方式完成运算。初中数学中的运算学习与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根据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学生能力与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不断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是一种数学核心素养,数感基本包括数、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算结果等知识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观察,并发现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能够让学生迅速从具体的情境中找准该情境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而学生拥有了数感之后,就能够通过符号意识,根据数学中的符号,灵活表现具体情境中的数和数量关系。数感和符号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从情境中抽象出具体的问题,从而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引出同底数幂乘法运算,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个具体的问题,并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应用同底数幂乘法的必要性,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重视运算训练
        要形成基本技能,就需要一定量的训练。


平时所谓的“粗心”产生的运算错误,很多情况要么是对运算中的算理与算法没有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要么就是训练量不够,没有固化为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运算,严格训练要做到高效率、高质量,让学生在训练中力求正确、迅速、合理,要明白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近似计算(如开方运算与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等)外,其他的运算都要求学生不要使用计算器。特别对一些相对薄弱的学校,教师在分层教学时要关注小学、初中、高中在运算方法和运算能力要求方面的衔接。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要关注中学阶段数式的运算与小学阶段数式运算的类比,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算理算法,是否有依赖计算器计算的习惯。同时,应当正确理解课标的计算要求,对一些在高中学习中必需用到的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要求理解掌握,如课本中的选学内容;复杂二次根式的化简;分式方程、无理方程、高次方程的解法;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与不等式的解;大数据的计算等。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要关注学生在解题中运算方法与运算技巧的掌握,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
        (三)增加运算反思环节,反复学习知识
        老师在数学教学中不光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运算能力,还需要让学生分析已经学习过或者解决了的问题,让学生探讨解题方法的优点缺点,要切实培育学生总结解题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总结规划各种数学题型的运算方式,能够充分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强化数学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使用运算技巧。要引导学生通过习题选择快速的解题方式,在不同的运算方式中,选出最为快速、便捷的解题方式,提升解题效率,不断丰富学生思维能力。正确使用反思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考空间,强化学生的运算思维,构建正确的解题思路,刺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喜爱,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解题习惯的培养
        在数学的运算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具有很多种,其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运算过程的不规范,再结合粗心等原因,从而导致运算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错误。也会造成同学们出现,简单阅读习题后,认为习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在进行实际的解答时,就会出现问题,并且出现错误。所以为改善这一状况的出现,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其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审题、分析等过程进行习惯的养成或者纠正,从而快速的解决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内容,第一,培养严谨的审题习惯。明确其中的条件,在确定好解题思路后再进行细致的计算。第二,培养好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中必须规范,保证内容的完全书写且清晰,避免遗漏。第三,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的作用是检验习题是否正确,也保证解题答案的有效性,尤其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常常采用口算,但是错误率也会提高,所以进行检验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数学运算是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贯穿整个初中数学内容,所以对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也要贯穿始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数学素养渗透于每一节课堂,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刘贵仓.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思想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84-85.
[2]韩淑丽.浅析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开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