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张秀蓉
[导读]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优质的课堂活动设计,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课堂活动设计要得体、适合,既能和生活实际相关联,又富有趣味性和逻辑性;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既能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如何优化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急需思考的

张秀蓉   安徽省合肥市方桥小学  230001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优质的课堂活动设计,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课堂活动设计要得体、适合,既能和生活实际相关联,又富有趣味性和逻辑性;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既能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如何优化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87-01

        优质的课堂活动设计是一节好课的灵魂,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势必依赖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且螺旋式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一定会让课堂的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地达成。教师要深刻领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宗旨,时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优质的课堂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激发其英语学习潜能。
        一、设计故事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有听故事的习惯,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展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将英语故事应用到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当中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好细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英语老师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识输出,以此实现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应用英语故事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英语老师就需要同时兼顾故事的趣味性和教学性。简单来说,趣味性就是指故事应当充满更多的趣味元素,而这种有趣既可以体现在情节的曲折生动上,又可以体现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上,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够真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英语阅读教学也才能够发挥出真正的效用。而故事的教学性指的则是故事能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而具体体现在英语故事的内容上,老师应当选择和当前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相匹配的英语故事,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故事过程中,更好地完成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At school这一节的内容时,英语老师就可以结合教学主题选择阅读故事,如一些讲解校园生活的英语故事等等,让英语故事阅读教学和课文教学在内容上有更好的衔接,以此实现对学生英语知识进一步巩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口语能力
        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去用英语表达,而是缺少一个英语口语表达氛围或者是环境。


课堂上要根据班级整体英语情况采取双语或者是纯英语授课,这会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例如,在采取这种授课方法之初,学生难免会感受到一定的困难,会有很多学生向教师反映听不懂教师的表达或者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但教师并不能就此退缩,可以在授课的时候,适当放慢自己的语言速度,或者是学生针对某句话听不出来,教师就可以多次重复练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去说。特别是一些成绩相对落后学生,他们很多时候会流露出对英语表达不自信的心态。教师应该积极纠正学生的心态和错误认知,告诉他们一切都有一个开始的过程,最初可能发音不是很地道,但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就会发生质的改变。可以从课堂开始,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中去,刚开始可能只是简单的“Yes”“No”,这就是一种进步。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循序渐进,在不断进步中增加学习难度和挑战。
        三、利用师生交流方法,促进学生交际水平
        教师通过考虑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活经验,尽可能选取一些内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素材作为对话主题,同时在对话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最终掌握所学知识点,让对话真正起到作用和效果。在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中,不仅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在学习中出现困惑和质疑时,及时勇敢地举手提出。
        例如,在学习There is a house in this photo.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一张照片,在课堂中随机挑选一名学生的照片并给另一名学生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hoto?由学生根据照片内容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有被选中的期待和欣喜,又能够因为看到其他学生的照片感到开心,整体对话内容相对简单基础,不会给学生过大的压力,构成了一次有效的师生对话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学习的乐趣,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展开师生对话的次数和频率要得到良好的控制。如果在一节课中展开提问和对话的次数过多,教学进度就相对减慢,教学节奏也容易拖沓,让学生逐渐失去集中力和注意力。同时,如果展开一对一师生对话,教师要注意其它学生的参与情况,保证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仍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发现展开对话式教学时学生反应不积极,就要及时结束对话,调整教学模式,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中。
        综上所述,教师采取多元引导、多样渗透的培养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主体成长,这对学生的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主体出发,不断创新课堂策略,优化组织形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都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广场,2021(14):134-136.
[2]杨丽丽.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