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习惯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魏启米
[导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寻找感恩教育内容的切入点,能够使知识点与德育点联系在一起,也要不断的挖掘生物当中体现的方法,能够不断地付诸实践,本文将探讨找准初中生物的感恩教育,来彰显学科育人的魅力。

魏启米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一中  666500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寻找感恩教育内容的切入点,能够使知识点与德育点联系在一起,也要不断的挖掘生物当中体现的方法,能够不断地付诸实践,本文将探讨找准初中生物的感恩教育,来彰显学科育人的魅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感恩教育;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84-01

        找准初中生物的感恩教育内容,这需要老师们深入的挖掘生物学当中的德育点,能够让自己的目标清晰,感恩教育的内容也能够清楚的明白。本文将探讨找准初中生物德育点,对于彰显学科魅力的意义,需要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创新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来彰显生物学科的育人魅力,找准初中生物的感恩教育内容,彰显学科育人魅力的策略,应该深入的挖掘课标中的德育点,以及教材内容中,教学过程中的感恩教育,老师们一定要能够清晰自己的目标。
        一、将生命观渗透进来
        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任务。不少初中生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存在生命安全观念薄弱、生命意识脆弱、生命价值观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容易表现出不爱惜生命的特点。而这部分的感恩教育内容与生物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初中生物教师可在渗透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合适的教学内容,将基于生命观的感恩教育内容渗透进来,帮助学生增强生命意识,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例如,在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述受精卵形成的过程、自然分娩时胎儿的呼吸运动、产妇产道挤压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感受一个人的生命在降临之初就充满了竞争与挫折,使其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婴儿出生之后,意味着他成功取得了胜利的果实,正式降临在这个世上。教师可让学生领悟这一道理,肯定个人生存于世的价值,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一个人在发育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婴儿到幼儿,再由幼儿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在这一期间,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经历疾病、战争、意外伤害或者自然灾害。在这些伤害面前,人的生命始终是脆弱的,但是每个人都有战胜灾难和伤害的希望与力量。这可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实现了感恩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当前很多学生缺乏对生物课程的重视,认为学习生物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其实生物是一门生活性、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生物知识来解释、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达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的效果。


由此,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热爱生物课程的情感,让生物课堂具备较强的活力。
        例如,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个微视频,视频中是一粒弱小种子从种下去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弱小种子经历了破土而出、获取阳光、吸取土壤中养分、生出嫩芽、开出花朵、结出果实,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个弱小生命的活力,引发更多的思考,可以向视频中弱小种子学习,面对生命的成长可以不畏艰难,要拥有较强的坚韧性、适应性。学生在感染生命活力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充分展现出了生物知识的育人功能,这样学生既收获了生物知识、理解了生物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又比如,在讲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身边的绿色植物展开归纳,引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等生物知识,为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思路,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绿色植物的热爱之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护、爱护植物。
        三、渗透伦理道德教育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阶段,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对许多事物的看法模糊而又片面。这时候教育者就应该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给与正确的指导。通过各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的身体结构,正确理解这些事情,真正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例如,通过学习生殖过程,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新生儿诞生的过程,也了解到母亲生育自己的艰辛,从而起到提升学生感恩情感的作用,更加尊重父母,关爱父母。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你们很多人庆祝生日,可是你是否知道你的生日,就是你母亲的难日。你的母亲为生下你,怀胎十月,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冒了多大的风险,生日那天是在与死神擦肩而过,才生下了你!难道你不应该好好报答母亲吗?听到我这些话,很多学生陷入了沉思,脸上带着愧疚的神色,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很多。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母爱的伟大,而且可以感受到人伦纲常在自己身边的体现,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家庭、对亲人以及对社会的“感恩温度”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意义。而且,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与论证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让学生不以为意的内容,构建一个学生易于感知、易于了解、易于接受的德育学习环境和感恩认知素养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们要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这是生物教学之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点,那么在生物教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找准生物当中的感恩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来不断彰显生物学科带给人们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汤夫梅.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8(11):238.
[2]邵斌.科学的课堂  感恩的教育——以“人的生殖”为例探索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3(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