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盛铨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随之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近几年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广泛运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之也出现了:“匆匆过场,草草收兵”“看似热闹,华而不实”等现象。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忽视了该如何让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那么如何更有效的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

盛铨   乐清市湖雾镇小学  3256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随之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近几年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广泛运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之也出现了:“匆匆过场,草草收兵”“看似热闹,华而不实”等现象。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忽视了该如何让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那么如何更有效的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77-01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习形式。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形式上合作,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闹,从实际效果看,使这种活生生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学习组织形式变成一种低效、高耗能的表演形式。因此,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难于控制、学生课堂纪律乱、学不到东西、完不成任务等现象,感到十分头疼且束手无策。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呢?
        为了提高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有效参与,从而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优越性,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
        教师自己对合作学习方式的认识会对学生的有效参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来完善自己对于合作学习理念的建构。同时,体育教研组和教研活动对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体育教研组作为一个团体,教师之间能通过交流互通有无,而教研活动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的平台,帮助教师在实践与理论上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2 创设良好的体育合作学习氛围
        要促进学生在体育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参与,首先要有合作学习的氛围,这包括了体育课堂上创设的氛围和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的氛围。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可与探究活动、实践练习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对学生合理的分组,明确分工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男女混合,根据能力、性别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分到一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五人为一合作小组。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中,享受与他人一起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困生。
        在传统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合作学习的混乱,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出一名小队长或小老师,负责带领本队队员参与到合作练习中,共同完成学习的目标,教师要要求小队长要负责管理好每个队员,以保障每一个学生主体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同时还要定期轮换角色,以便掌握新的合作技巧。
        4 精心选择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策略,但也不是说任何体育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就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经过精心的挑选与设计进行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5 培养学生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实践的形式来展开。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习惯的培养。
        5.1学会倾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者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品质。
        5.2学会组织。教师要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成员的意见,组织本队队员进行实践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3学会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互评。
        6 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
        6.1在新知探求过程中,组织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有时仅靠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需要集思广益达成教学目标。
        6.2在知识的重难点处,组织合作学习。对于学习的重难点,教师要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可能很快明白,但学生的记忆不会太深刻,而且可能似懂非懂。但如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有效促进了学生多动作技术要点的深刻理解。
        7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要想学生能更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7.1学生是否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明显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喜欢独自思考,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愿参与合作讨论,其实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7.2学生是否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队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能清楚地了解到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交流合作探究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及时评价。
        7.3学生是否学会了讨论问题             每个成员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讨论、交流、总结,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所以,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7.4学生是否增强了集体责任感
        小组成员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的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同时也要对自己如何更好的掌握技能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7.5学生是否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小组成员难免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但队员都要明确争论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一个纽带作用,需要及时、科学的评价,从而增强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有效参与。评价要面向小组,评价要多形式,可以是组员自评、互评;小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互结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有效参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特别是要促进学生有效的参与到体育课堂合作学习中来。在合作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良好的体育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的有效参与。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异质的分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只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育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所在地,才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在合作中启发,在交流中撞击,产生新的认识,把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才能全面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通教育.1994(1)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2002(02)
[3]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
[4]李顺燕.体育课堂合作学习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9(07)
[5]蒋玉林.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
[6]邰霞.努力把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山西教育.2004(10)
[7]伏虹.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