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自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王依布
[导读]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效的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比较紧张,学习压力也比较大,音乐活动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状态,能够让他们放松心情,而且最重要的是,音乐还能够达到激励和鼓舞学生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并以积极自主的状态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从

王依布   四川省凉山州民族中学  四川  凉山州  615000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有效的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比较紧张,学习压力也比较大,音乐活动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状态,能够让他们放松心情,而且最重要的是,音乐还能够达到激励和鼓舞学生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并以积极自主的状态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从而让动感的节奏与优美的旋律来塑造新一代健康而又高尚的灵魂,进而切实提升高中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兴趣;自主;高中音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39-01

        音乐作为一门可以洗涤学生心灵,给学生带来情感愉悦的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高中是高考前冲刺的最后阶段,也是家长和教师最为看重的一个阶段,很多高中生认为音乐之类的非高考科目不值得花费时间,以致于音乐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音乐活动的重要价值根本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要从培养音乐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艺术价值,从而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
        一、小组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代社会背景下,音乐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性地听到一些流行歌曲或者是经典歌曲,甚至有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哼唱,所以他们对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而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集思广益,了解到不同音乐的不同特点,并能够体验出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情感。而且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们还会交流自己欣赏音乐时的情绪状态,会交流自己学唱歌曲、学跳舞蹈以及学习弹奏乐器时的经历等等,所以每一个学生都会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音乐课堂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全面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例如《上去高山望平川》这是一首西北民歌,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特点以及旋律特点。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过口口相传,形成了特色的本土歌曲和舞蹈。学生在之前也学习过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比如陕北民歌,所以他们具备自主探索民歌特点的基础。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民歌的风格特点,具体可以是歌曲高亢的旋律,歌曲两个段落之间的对比,歌曲的节奏特点如何等等。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网络微课以及录音机等,能够直观呈现歌曲的音频,能够丰富音乐教学资源,进而能够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创作缘由以及作者生平经历等多方面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是音乐欣赏。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引导学生们欣赏《草原放牧》。即,教师要播放《草原放牧》的音频,播放蒙古族“短调”与“长调”的音频,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播放《吉祥三宝》以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音频,从而让学生加强对蒙古族歌曲的欣赏和体验。
        其次,是丰富教学资源。还是以《草原放牧》这首歌为例,那么教师可以介绍琵琶这一乐器,并直观呈现琵琶的演奏视频。教师还可以呈现《草原放牧》这一乐器的创作背景,即草原小姐妹保护羊群的动人事迹。通过对乐曲创作背景以及乐器特点的理解,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乐曲的旋律特点以及情感特点。
        三、组织表演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虽然不再向小学生一样叽叽喳喳,但是他们也依然渴望成为众人的焦点,依然喜欢欢乐的表演氛围。而且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生们也会在元旦等重要节日展开表演活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们创设表演的机会和环境,要让他们在唱歌、跳舞以及乐器弹奏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首先,是课堂上,当学生们进行过歌曲鉴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展歌喉,演唱所学歌曲。而且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歌词接龙的演唱游戏,这一游戏虽然是传统游戏,但是却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积累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当然,如果班级中有音乐兴趣浓厚的学生,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唱他们喜欢的歌曲,并加强对他们的鼓励性引导。
        其次,是节日活动。教师要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课下加强练习。比如上述内容提到的元旦,元旦前后,学生们要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活动,独唱,合唱,民族舞,小提琴,钢琴,等等都可以。教师要适时参与到学生的表演练习中,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表演中展示出最美的自己。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会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展开音乐探索与表演。高中生的学习虽然比较紧张,但是劳逸结合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音乐学习活动依然非常有必要。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音乐兴趣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音乐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考试周刊,2021(57):161-162.
[2]吴宜达.“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