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逆商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李端
[导读]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更加属于学生,随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加之中考要求的实施与贯彻,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巧用教材上设置的章节板块,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渗透“逆商”能力思维的培养,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逆商能力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独立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注意力以及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

李端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更加属于学生,随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加之中考要求的实施与贯彻,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巧用教材上设置的章节板块,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渗透“逆商”能力思维的培养,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逆商能力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独立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注意力以及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逆商能力;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83-01

        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积极培养中学生的逆商能力,能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增强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在初中语文的课程教学中,在同样课题和同样教学设计的背景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正是因为丰富的思想差异,才构成复杂多样的教学实际,而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又会导致学生面对学习上不同的困境,遭遇不同的挫折,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其逆商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如何利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逆商培养进行论述与研究。
        一、培养逆商,直面挫折
        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心思细腻,心理敏感,面对挫折与打击很可能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由此可见培养逆商能力刻不容缓,学生逆商能力低,就容易产生挫折感。教师要学会利用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渗透逆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及时缓解受挫感,培养强大的内心。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是失去听力和视力的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纪念自己的家庭教师的文章。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细心、温柔与友爱通过她们一起学习盲文的日常细腻生动地展示,塑造了莎莉文老师耐心、温柔、乐观的形象,她使年幼残疾的海伦·凯勒在逆境中重燃了生命的希望,在挫折中重拾了信心,由此,“再塑生命的人”具有了强大的正面的象征意义。阅读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阅读作者本人的心理情况,作为一个看不见、听不见的小女孩,作者的内心充斥着怎样的痛苦?而莎莉文老师又是通过怎样的心态感染了海伦·凯勒?最终,海伦·凯勒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分享关于海伦·凯勒的详细资料,了解一下她后来获得了哪些非凡的成就,天生的疾病并没有阻挡她精彩的人生。由此,教师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直面挫折,充满信心走出困境。再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分享一下自己内心的体会,做出适当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逆商能力。
        语文阅读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章在课本中还有许多,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文章,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教学,鼓励学生向主角学习,强大自己的内心,直面挫折,解决问题,培养其逆商能力。



        二、引导逆商,培养自学
        逆商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概念,影射在阅读学习中,就是要学生自己学会阅读的方法,学会通过怎样的阅读策略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达成自学的目的。那么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以讲解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峡》为例,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以教学实际为基础,把握初中这一阶段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抓住教学开展的核心与重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言文学习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能力,进而让他们能够充分地把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从而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妙趣。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大声诵读、预习本篇古文,培养文言文诵读的语感与语速,在反复的诵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拓展语文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相对应的文言文领悟、阅读理解能力,之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的注释或者是文言文学习的词典等工具书对诵读中产生的不明意义的古文词汇进行查阅,再以自己的角度对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和表达主题进行把握,最后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翻译,并对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归纳、整合,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出这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使得学生有效地了解到文言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体会到文言文的语言审美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基于现实情况,以自己的角度来体悟和思考,在此过程中不要过多投入自己的体会,而要让学生通过自学把逆商能力转化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投入进其他方面的学习之中。
        三、响应逆商,有求必应
        当学生通过阅读奠定了一定的逆商基础值周,就要进一步地培养其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学习的需求,而教师就要根据学生逆商的需求备课,对教材上晦涩难懂、问题较多、甚至留白的部分进行预设,提前利用课件做好融合与补充,在适当时刻展示,引导学生顺利进行阅读环节,让教学层面更加多元,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逆商方向。
        以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一次课堂实践经验为例,教师提前对教材做出的预设,结合收集到的学生预习的反馈数据,了解到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普遍认为本篇课文不同于现代白话文小说的语言特点与陌生的时代背景与切片式的情节构成了阅读理解上的挫折,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多方面原因,并不了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教材篇幅的限制更是拘束了学生探索的脚步,教学出现了问题。根据学生自发提出的需求,教师根据此次教学实际制作了视频,在视频中为学生详尽地介绍了《水浒传》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典型人物以及大致故事梗概,尤其是与课文衔接的上下文梗概,更用心地穿插了经典版《水浒传》电视剧中“智取生辰纲”的片段,排遣困难,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达到阅读的目的。
        总之,教师不仅要依靠课前预设来辅助课堂,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明白自己应该读什么,想要学到什么,从而督促自学,培养自主阅读的逆商能力。
        结论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生命历程。作为教师,需要重视语文课堂的深度教学,要做到弹性预设、循循善导,鼓励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逆商,充分发扬青少年勇于探索、推陈出新的精神,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生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语文科目的核心素养水平,凸显核心素养地位。
参考文献
[1]吕剑萍.核心素养背景下“逆商”教育的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6):149.
[2]杜云云.加强逆商教育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J].教书育人,2021(1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