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范有勇
[导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理解与表达、语用与语感、文化与情感三个维度。其中语用与语感又包括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理解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理解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

范有勇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凤岗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432
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理解与表达、语用与语感、文化与情感三个维度。其中语用与语感又包括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理解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理解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词汇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28-01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均有极大的帮助。一定的词汇量是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然而很多学生很难牢记单词,对单词学习有恐惧心理,导致英语学习情况不理想。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建立关键词和图像。颜色之间的记忆链接。思维导图的基础为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依据中心主题对特定的关联进行分散,并对其关键词和图标进行标识,将放射性思维过程和结果变得可视化。思维导图的内核,在于良好地连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运行左右脑。人类的脑神经元的解剖结构也是向外发散的网状结构。思维导图正是切合了这一结构,真实体现了大脑的思维。思维导图是对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结构进行的模仿,通过图形的方式对思维过程进行展示。人类左脑的主要功能为语言,右脑的主要功能为联想、图像等。当学生们看见语言文字时,左脑被激发,在看见图像时,右脑被激发,将两者进行联合,通过图像化的方式展示语言文字时,左右脑同时被调动,协调工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在轻松的状态中完成学习任务。小学阶段是生理和思想逐步成熟和固化的阶段,因此是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在小学时期,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内容的教授,关键是教学生怎么有效学习。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学习策略,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颜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自信学好英语。
        2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语篇
        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语篇,主要是侧重于对所教语篇内容的分析,即深入挖掘文本,与文本对话,理出语篇的逻辑顺序、逻辑层次、思维线索以及本课的重难点。分析重难点时,教师不仅要分析出语篇的主要内容、语言知识,更要分析出文章所包含的深意,综合体现英语学科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以这种形式进行初步的备课,把语篇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全部绘制到一张思维导图上,更有助于教师理解教材,提高思维层次,进而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2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根词缀学习教学方法
        英语词汇中包含了很多固定的词根、词缀,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怎样使用词根以及词缀,可以有效降低学习新单词的难度。例如,在讲解“doctor”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个单词进行拆分,将“doctor”拆分成“doct”和“or”两部分。然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学过的知识或者平时在课外书中看到的词汇,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举出还有哪些带有“or”这一词缀的词汇。在小学生给出相应的词汇如tutor,actor,professor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在每个单词后面写上对应的中文意思,并让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纳,猜测一下带有“or”词缀的词汇含义。通过这一思维导图的直观展现,学生发现所有带有“or”词缀的词汇都表示人。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就会得出初步的结论:带有“or”后缀的英语单词通常表示人。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找出一些词汇进行验证和补充,在今后阅读过程中再遇到带有“or”后缀的词汇则继续补充到思维导图之中,继续丰富思维导图。通过学生的主动收集,他们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包括了很多类似的词汇,如investor,visitor,translator,protector等,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和记忆效果,还能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2.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词复习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有效串联新旧知识,并建立全新的知识网。在完成一单元单词的学习后,小学生们可以结合以前的思维导图整合出全新的思维导图,温故知新,在形成体系的同时,更加牢固地记忆相关知识点。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整体的知识点图像,单词不再是散乱的存在,而是组成一张图,方便学生们深刻记忆,改变了学生们传统的思维模式,使其学习效率更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更优。
        2.4基于思维导图的巧借主题模块教学方法
        主题模块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英语学习模块化,围绕教学主题,将单词学习与语言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语言学习语境化、个性化、系统化,既有利于单词学习的有效性,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前普遍采用的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的教材编排就是按照一个单元、一个话题的形式来编写的,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话题。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话题让学生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帮助理解这一章的词汇。比如,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学习书包里的课本名称和其他一些物品的单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围绕课本名称和物品名称进行扩展,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使新旧知识之间串联起来,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结束语
        总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单词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已经被很多教师接受,然而它还不够完善、成熟,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因此,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教师应持续不断地探索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宛庭.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5):35-36.
[2]刘娟.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20(13):198.
[3]李小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19(35):108+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