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拓展教学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林瑾
[导读]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它代表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文化和艺术的瑰宝,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精神。在高中阶段进行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努力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学会古诗词,体会古人写诗的意义,做到文化的一个传承。

林瑾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
【摘要】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它代表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文化和艺术的瑰宝,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精神。在高中阶段进行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努力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学会古诗词,体会古人写诗的意义,做到文化的一个传承。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45-01

        引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进行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授课,旨在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引导者的主体模式,学生围绕教师的灌输式授课来学习古诗词的内容及艺术手法,然后加强学生背诵来学习古诗词。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潮流做出改变,使得现阶段高中生学习语文古诗词的需要得到满足,响应多元化整体教育的号召,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上,锻炼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新时代综合性人才。所以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仍要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
        一、读诗词、品诗词
        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当中,不应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只是让学生针对考试而去背诵古诗词中的名句名段,更应该让学生从整体出发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的创作目的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等等要素并进行一个深入剖析,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达到古诗词的深入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品味古诗词的意境,有没有意境可以作为评判诗词好坏的标准,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诗词的内容、描绘的意境。深入地去理解诗词的内涵,明白意境的玄妙之处,从而达到学好古诗词的目的。将诗词中的“情”、“景”、“物”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全方位学习古诗词,对文化进行传承,例如:教材必修五的《滕王阁序》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从写作背景出发,这篇骈文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弱冠之年路过南昌去参加阎公的宴会,在宴会上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描写的一篇并序诗歌。介绍完背景之后教师应该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上通读一遍诗词,在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如:王勃在诗歌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滕王阁?为什么《滕王阁序》的艺术成分很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给学生去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诗词的意境,名句也不仅仅是背诵,而是让学生切实地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用字的准确性,明白这句话为什么能成为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传世名句都应该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充分地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当中,读诗词、品诗词,使得诗词学习不再是以枯燥的记住死板的文言文为目的,而是以感受诗词的“美”为最终目标。



        二、培养想象力,在诗词中遨游
        古诗词之所以在历史上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到今天,就是因为其短小精悍以及容易传唱。古诗词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历史文化发展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体现,每段古诗词都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历史下,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短短几句话,就向我们绘制了一副古时候的场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代表了每个朝代的文化内涵,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都代表了那个历史时期。诗人将自己生平的经历、独特的思想感情以及自己的个性揉捏在诗词当中,赋予了诗词活力,使得诗词能够传承下来。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有代入感地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学习,通过自己头脑中想象的场景来加深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记忆,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诗词做出诠释,也可以引入课外诗词与课内诗词进行对比鉴赏,让学生对于同类诗词加深记忆,诗词内容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各自提出对于诗词内容的理解看法,在讨论中寻找共同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必修二的第七课,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曹操是一代枭雄,立世于三国时期,是伟大的军事家和谋略家,更是曹魏时代开创的奠基人,一生创造了无数丰功伟业,其诗歌也是一绝,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结合当时赤壁之战即将开战的背景和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夙愿为基础,带着历史去理解这篇诗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些诗词描绘的意义在于什么?曹操为何会有这样的思想感情?这都是学生在读完诗词以后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代入到三国乱世纷争当中,站在曹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切实地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思想感情,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一个观点;也可以引入课外的诗词来与课内诗词做对比。例如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都可以作为课外诗词来与课本内容进行对比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其自主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得到培养,实现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对于学生的多元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不管是从哪个方面那个内容的教学都应该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更要结合新时代的新模式,创新教育理念,用古诗词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课堂教学发挥“有效性”,为我国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拓展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JYKT——2004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智勇, 林颖韬.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为例[J]. 中学生物学, 2016, 32(10):42-44.
[2]林思彤. 高中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