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导学的有效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王丽
[导读] 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解决语文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经过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合理地使用问题导学,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让师生之间形成思维层面的碰撞,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王丽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杜市镇杜市中心小学  331117
【摘要】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解决语文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经过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合理地使用问题导学,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让师生之间形成思维层面的碰撞,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导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23-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当前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运用问题导学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有趣的问题进行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教师应该重视对问题导学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新课标要求和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指导。
        一、问题导学概念
        所谓问题导学,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课堂之上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自己则需要做好一名引导者。教师除了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层面上的引导,还需要掌握有效的导学方法,关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二、问题导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导学的教学任务比较沉重
        相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问题,确保这些问题能够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同时又要保证这些问题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保证问题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任务沉重。问题导学模式下,各个环节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这些环节无法有效地把控,容易造成教学进度滞后等现象,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师和学生教育观念转变存在障碍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采用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对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接受程度不高,强行使用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教学模式。


再加上当前学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教师和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教学方式的创新,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疑虑,支持力度不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导学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精心分析教材,设计重难点问题
        小学语文知识有着相对完整和严密的逻辑体系,而前面所学习的知识都是为后面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可见语文知识的学习就好像盖楼一样,只有将基础打牢固之后,才能够让整个语文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而教材是经过编写者精心编写而成的,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桥梁。那么,教师在讲授之前,必须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教材,选择一个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弄清楚教学重难点,合理地设置每一个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教学的时候,需要事先了解教材当中的重难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课堂问题,从而保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问题,确保教学效果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质量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应该参考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提出一系列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去思考和探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成长。教师应该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收获等,真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在《将相和》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节设置课堂问题:秦王是真的要拿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吗?蔺相如为什么要谎称和氏璧上有瑕疵?蔺相如为什么要秦王举行隆重的典礼?秦王为什么把蔺相如客客气气地送回去了?蔺相如成为上卿之后为什么要避开廉颇?等。教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提出相关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真切感受其中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捕抓学生的课堂生成,巧妙地将之融入新的问题情境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始终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活动状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满怀热情、心无旁骛地投入思考,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也才能更好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树芳.问题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33):11-12.
[2]王秀辉.谈问题导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2019(21):87.
[3]倪翠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问题导学”探微[J].读写算,2019(24):8.
[4]李丽.“问题导学型”课堂建构:小学语文学本教学变革[J].华夏教师,2018(2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