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分析 金琦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金琦
[导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金琦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第一小学  330038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22-01

        引言
        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其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留下的瑰宝,是民族特征的主要表现点。离开了文化,无从触摸寻觅民族传统,离开了传统,民族文化也将无从谈起。但分析我国小学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力度,表现为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薄弱的状态,这一问题,在中国梦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显得愈益严重。因此,作为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者,教师队伍应在教学中充分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干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有功能,完成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长久的生活中形成的文明,并对民族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有比较充分的体现。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传统文化,并在千年的历史中进行了传承并发扬,是对民族特征的显示。小学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播知识,还需要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血脉,灵活和根基,想要让我们的民族发展壮大,就需要积淀并传承传统文化。当今社会,我们生活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良行为,如随处乱丢垃圾,墙上乱涂乱画等,如果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就可以有效改善这些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应该认识到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渗透。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国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文化传承的体现不应仅仅在语文课堂中,更应在校园内部,各种活动中予以开展。笔者学校特开展了“国学文化周”,学生可将自己所习得的中华经典文化内容向大家分享,并将学习成果以名文名句摘抄、经典书目推荐、名人故事手抄报等形式呈现。例如在教室及走廊墙壁上,张贴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或贴示古代名人的画像等,通过精心选取内容,精心编排内容展现形式,起到文化氛围塑造与文化内涵传承的双重效果。对于有空间条件的班级来说,更可选取教室某一角落,开设“民族文化快餐角”等。借助多元手段,使学生可在校学习阶段即获得良好的国学素养熏陶。


另外,语文课的课前时间也应充分予以利用,考虑到学生课前注意力尚未完全回归课堂,故教师可借助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的手段,用声音刺激、文字刺激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拉回到课堂中。
        2.2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间的共享互补
        中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一些节日入手,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花朝节、中元节等,每逢传统节日,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促进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又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小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兴趣浓厚,也与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在不同的传统节日里,语文老师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节日活动进行庆祝,与此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学习契机。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语文教师可从学生较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在课堂上进行诗词吟诵比赛、“飞花令”等,在激发小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长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体会父母师长的辛苦,享受美味的时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元宵佳节,教师可布置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做灯笼,贴上灯谜,教师引导小学生赏灯、猜灯谜、做有关“春”的成语和诗词接龙游戏,孩子们在感受传统节日浓浓气氛的同时也在心中浸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加深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和体会。
        2.3加强课外阅读,吸收传统文化
        小学时期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积极性的关键阶段,通过阅读,亲子之间更加亲近,学生可以更加规范地应用自身语言。但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久的累积过程。实际上,让小学生爱上阅读这项工作,难度十分烦琐且庞大。在学生牙牙学语时,家长就需要积极和学生说话,为学生讲故事,注意讲解的生动性,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家长不重视学生的阅读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上知识面出现缺陷。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学生可以接触到电脑,电视更各种高科技设备,学生通过观看节目,可以对家庭之外的环境有一个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正面人物,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
        结束语
        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文化结晶,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艺术瑰宝。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师就应该有这种义务和社会责任向学生弘扬歌颂、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另外,在今后的中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还非常需要时刻更加注意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与其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从而用一种更好的教学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费丽莉.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教育界,2020,{4}(25):22-23.
[2]王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黑河教育,2020,{4}(06):35-36.
[3]马燕.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之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4}(1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