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周卫群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希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追求目标。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有效的科学教学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又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能够引导学生更为科学地了解动物、植物、天气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进而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较大程度上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教

周卫群   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襟江校区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希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追求目标。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有效的科学教学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又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能够引导学生更为科学地了解动物、植物、天气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进而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较大程度上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科学实验活动以及科学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15-01

        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们需要认真观察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现象,需要对动植物以及生活用品的特点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然后结合已有的认知理念与相应工具材料展开实验研究。新课标背景下,科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应该转变以往解说式以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小学阶段内的科学知识虽然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些甚至是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和经常用到的物品,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依然具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种子发芽的条件: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其中,水不能是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有氯气;适宜的温度,学生要把握“适宜”这个特点,而且不同种子的适宜温度又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们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而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以积极自主的状态投入到科学探究中。
        首先,教师要进行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以熟悉的生活认知经验入手,展开新知的探索研究。例如《塑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运用塑料的经历,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他们运用塑料袋的经历,分享他们所认识的塑料的优缺点,分享他们对“白色污染”的了解,分享他总结出的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从而在交流互动中引出新知。
        其次,教师可以进行趣味化的导入。例如《声音的传播》,那么课堂伊始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小儿垂钓》这一古诗,并让学生思考“路人借问遥招手”这一行为的原因,从而推导出“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的结论。紧接着,教师可以再通过趣味化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探索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二、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网络微课以及电子白板等能够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并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他们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展开科学探究。
        例如《种子发芽》,这节课中,学生不仅要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还要了解不同种子的外形特点。然而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对种子的观察比较少,再加上部分种子在外形上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就容易混淆。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与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图片直观呈现蚕豆种子的外形特点,直观呈现苹果种子的外形特点,直观呈现冬瓜种子的外形特点,直观呈现枣种子的外形特点,直观呈现红松种子的外形特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植物种子的发芽,植物幼苗的成长以及开花和结果过程是一个时间周期比较活动的过程,那么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植物一生中不同时期的图片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植物的一生。
        三、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科学实验活动,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金属》,在引导学生学习金属的特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铁、铜、铝、不锈钢以及铝合金等金属,然后让学生研究不同金属的传热性、延展性已经硬度等。学生们对实验操作活动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它们就会结合实验现象牢牢记住各个金属的特点。比如学生们可以尝试着在不同金属的外身上刻字,然后感受它们的硬度;学生们可以将金属物品放入到热水中,然后取出,亲手摸一摸金属物品外表的热度,感受它们的传热性;学生们可以称重相同大小的金属物品,查看相同金属物品大小的轻重等。
        还有《测量气温》,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气温计,来测量同一天内不同时间的温度,测量同一时刻内阳光处和阴凉处的温度,并让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等。如果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比较浓厚,那么他们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运用专业的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风向和风力。
        总而言之,科学课堂是学生构建科学知识,加强科学实验探究以及形成科学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所以课堂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导入,组织科学实验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蔚.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N]. 科学导报,2021-04-20(B03).
[2]林爱星.关注学生探究过程  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3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