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胡连林
[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互联网技术也变得非常普遍。网络具有很多现代化优势,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活用互联网,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胡连林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云雾山镇小学  628015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互联网技术也变得非常普遍。网络具有很多现代化优势,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活用互联网,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10-0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互联网+”的时代,智能化教学逐渐成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这是一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数学习惯的关键课程,并且也是为日后数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点,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优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日渐高效优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学生当作娱乐工具使用,因此将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搬进课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在课堂上以视频、图片、影音的形式播放,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缺少的往往是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互联网背景的出现则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做的课件和课外资料将会代替教师的大部分口述内容,使教师从说教者转变成引导者,更多的时间将交给学生通过引导性的问题自己主动思考答案。不仅如此,如今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教师可以将每一天的学习重点和家庭作业布置在网络上,学生对此查阅知识更加方便,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也将大大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智能化教学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为了能够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需要教师做出及时的改变,以便更好地在此背景下推动教育行业的完善发展。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教师需要进行智能化教学方式的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化器械帮助学生展开个性化方案的设计。就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原因大不相同,就像在“乘除法”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出错是因为分不清运算顺序;有的学生是因为题目做得太少,熟练度太差。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明确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为的重难点所在,最终结合大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解决。



        (二)创建有效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将网络技术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促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例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的过程当中,可以首先引入春节的贴窗花情境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尝试着制作一些简单的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窗花图案,并在制作窗花的过程当中去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相关数学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轴对称的数学知识,还充分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
        在学习“长方体(一)”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长方体的形状、特点、展开图以及表面积的计算等,而正方体作为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类型,不应该被忽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有关讲解正方体的免费资源并观看总结,归纳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点,如两者的形状不同但表面积的计算方式相同,在课上学习时就可以对比着来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可以使用DV、摄影机或单反将讲解过程录成微课的形式,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听课的意愿,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后及时对“长方体(一)”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还能在之后学习“长方体(二)”时回看微课,熟悉记忆模糊的重难点,便于新内容的巩固。教师还可以将自己日常在网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习题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发给学生,或者在课堂上穿插几个拓展知识的小动画。
        (四)利用网络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各种信息技术,能使以往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大量的材料中精心筛选适合的学习素材。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这一知识点时,普通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黑板上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推导和总结,学生只是在下面观看,教学效率一般不高。基于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动画片来演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五)借助互联网,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课堂教学一般需要课前、课上、课后三部分配合,要有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才能更好地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而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这三部分的学习,在课前利用PPT等模式梳理整节课程的知识,或者通过录制视频的模式让学生提前观看大概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课前的视频观看可以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和知识,在课堂上解决,加深记忆。而课后则可以通过课堂的PPT进一步复习,或者根据课后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帮助教师减轻课堂负担。
        结束语
        总之,教育教学一直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给当下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与创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能够切实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和课堂效率的提升。教师应该看到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巧妙地利用互联网设置教学情境,再综合微课、教学平台等方法构建完整的信息化教育手段。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有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对学习的热情也将日益提升,甚至能够主动学习,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郑世法.“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09):228.
[2]杨生永.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名师在线,2020,{4}(22):76-77.
[3]蒋惠英.“互联网+”助力小学数学教学转型[J].上海教育,2020,{4}(Z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