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张美琴
[导读] 统编教材在编写上做出了比较大的改变,在传统的编写基础上围绕习作要素进行课文等板块的组织和排布。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的特色部分,从三年级开始就由精读、交流板块、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组成了习作单元,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提高统编教材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思路。

张美琴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田家炳小学  512300
【摘要】统编教材在编写上做出了比较大的改变,在传统的编写基础上围绕习作要素进行课文等板块的组织和排布。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的特色部分,从三年级开始就由精读、交流板块、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组成了习作单元,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提高统编教材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102-01

        引言:统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与普通单元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后续的习作例文、习作等部分,其中的精读课文部分差异不大。但在习作单元这样的编写组织下,精读课文明显需要将单纯在内容感悟方面的教学转向语言表达方面,将读写充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素养。
        一、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应偏重语言表达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拿出了习作单元这样一个编写组织结构,将读写结合的意图展示得十分明显[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完成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教学,需要充分参考教材编写的意图,将传统精读课文教学的内容感悟转向语言表达,提高精读课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我变成了一棵树》写的都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故事,单元导语也明确强调了“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这与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非常契合,教师借助这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向学生渗透“大胆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做好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我变成了一棵树》里树上长满鸟窝、小动物都可以住到树上、妈妈来投喂小动物、“我”饿了流口水像下雨等想象符合人物思想和诉求,又超出现实中大树的形象,还拟人了小白兔、小狐狸、小松鼠、小鳄鱼在一起生活,非常具有童真趣味。两篇精读课文表达想象的方式各有特色,教师需将重点放在想象上,帮助学生事物的现实特点来展开想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二、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应侧重文章间的有机联合
        统编教材中将精读课文教学应遵循习作单元的编写意图,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单篇教学转向精读文章间的联合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学习[2]。在习作单元编写中,编辑选择的精读课文都与单元的习作有较大的关系,都能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一些帮助。


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精读课文之间进行联合,引导学生在同类型课文之间进行互通练习,通过阅读来了解写作、了解思维活动。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讲,习作刚刚入门,还不能有效建立起对时间、空间、事理因果逻辑的正确认识,需要通过大量的句段章练习来完成基础思维训练,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完成习作写作的学习。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习作内容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重点在于对生活中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并将观察所得的内容进行展现。本单元中的《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都属于作者身边的常见事物描写,重点在于事物的变化所引起的不同,描写方式比较相近,可以用作互文阅读使用。教师从《搭船的鸟》入手,帮助学生弄清楚细致描写、动态描写对于语言表达的辅助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对事物的细节、动态进行细致描写的必要性。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搭船的鸟》为基础进行《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对比阅读,从中发现这两篇课文在细节描写上有怎样的相通之处和差异之处。最后,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习作中应用这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阐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所得,切实将读写结合在一起。
        三、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应侧重思考
        在统编版的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课后练习中通常有“思考”“想一想”“发挥想象”等语言出现,比如“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等,这些课后练习正在引领着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和思考后的表达上,希望学生能够针对精读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顺着课后练习的要求去阅读原文,“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红色的长嘴”“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等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都是作者仔细观察的结果,既体现了事物的特征,又提高了文章整体的质量,为学生自己的习作质量提高奠定基础。思考及其能力正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对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要求之一,统编教材的编写与之相契。教师可以将课后练习作为学生预习、课上学习的参考标准之一,引导学生提高对课后习题的重视,借课后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结束语:统编教材的习作单元在编写上将理念和策略都进行了明确阐述,围绕习作要素组织单元内的各个板块,将精读课文放在指导习作的角度上,充分将读写结合这一理念充分传递。教师在应用统编教材时应遵循教材的编写理念,充分应用精读课文,侧重精读课文的表达教学和习作技法联合教学,引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双重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雪.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朱旭光. 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教学的“三个转向”[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12):38-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