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悦读——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张小琴
[导读]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语言鉴赏能力以及段落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让学生集中精力分析语篇内容的段落结构和中心思想,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情感的引导和阅读兴趣的培养。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没有感悟到语言文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奥妙,以致于他们的阅读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这种学习现状是急需要改变的。新课标背景下

张小琴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蒲家小学  628011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语言鉴赏能力以及段落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让学生集中精力分析语篇内容的段落结构和中心思想,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情感的引导和阅读兴趣的培养。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没有感悟到语言文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奥妙,以致于他们的阅读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这种学习现状是急需要改变的。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从而让阅读变成悦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073-01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悦读,即让学生在课文的阅读中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用心感受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像李贺的“大漠沙如雪,……快走踏清秋”,诗中既描写了沙漠特有的景象,又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寄托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志向。学生唯有用心阅读与感悟,才能深刻体会出诗歌语言中表达的无限情感,而类似的古诗、经典名著以及其他文学作品有很多。那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就要去掉为了考试而阅读的功利化心态,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始终保持“读者”身份,“悦读”优秀的书籍,用心灵去体会字里行间的美与真,进而让学生在经典语言文字的熏陶下健全自身的人格,丰富自身的灵魂,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组织阅读活动,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多姿多彩的阅读活动,既能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又能够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从而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以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投入其中。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展开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展开课本剧的表演活动。比如当学生们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后,他们可以分别扮演鲁滨逊,星期五以及其他角色,将荒岛求生的惊险以及主人公的勇敢与智慧表演出来。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书籍推荐”的阅读口语活动。即学生们要将他们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小伙伴,要讲清楚推荐书籍的主要内容,精彩之处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那么为了向小伙伴推荐更多更精彩的书籍,学生们就会在课下自主阅读大量的书籍内容,因而阅读就会变成一种积极自主的活动。



        二、读写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读写互动模式下,学生会深入分析文本内容中的段落结构以及语言表达技巧和文体特点。学生的分析越是深入,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就越强,进而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
        例如仿写,无论是段落仿写,还是主题仿写还是写作手法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仿写,学生都会从中学习到遣词造句的技巧,都会感悟到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在传情达意方面所带来的不同效果。以《北京的春节》为例,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并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仿照这种写作方法,写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经过多次的仿写练习及日积月累,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就会更有条理性,更有层次性,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语言思维。
        还有缩写,学生要想在不改变原有内容主旨的基础上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就要自主分析原文章的段落结构和主要内容,所以阅读分析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三、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活动中,不求甚解是一种阅读方式,但是更多人还是习惯性地在阅读中展开深入的思考、分析与感悟。比如古诗中的寥寥数语,却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散文,语篇中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比如记叙文,即便是已经阅读过整篇故事,但是故事情节依然会停留在脑海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互动方式古已有之,有效的阅读问题更是能够让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对比、理解和归纳。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下问题:课文中有哪些前后照应的语句,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谈前后照应的好处。那么学生就要认真分析课文的语句内容,比如文章中提到的李大钊先生烧文件的语言,比如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提到的“4月28日”等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反复阅读和分析,学生就能感受到整篇文章紧凑的结构,进而就能充分领悟到前后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好处。而且,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在教学结束之际还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除了李大钊同志,你知道为国牺牲的革命者还有哪些呢?这样,每一个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了解革命烈士以及英雄事迹并进行分享,从而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也会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进而领略到“悦读”的真谛。
        总而言之,有效的阅读活动,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以积极自主的状态投入到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与鉴赏中,感受母语的魅力,真正做到阅读与“悦”读。
参考文献:
[1]马林华.“阅”中智,“读”中法——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87-88.
[2]黎金娥.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1(08):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