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能力——阅读、理解的基本功——浅谈三年级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陈蕾
[导读] 概括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所必需的能力。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养成概括能力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陈蕾   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214400
【摘要】概括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所必需的能力。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养成概括能力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    概括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058-01

        目前,语文教学普遍重视内容的分析理解,重视语言的品味感悟。这些过程往往只关注文中的重点词句,忽略了整体把握。教学中只有分析理解的“放开去”,而没有了组织概括的“收回来”,致使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抓不住要点,把握不了内容,整体把握的概括能力严重缺失;也使学生习作时不会抓重点,依据要点铺展开去;还使学生表达时层次不清、表意不明,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学生概括能力下降的原因
        1.课堂相关训练减少
        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听到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且每堂课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上。有关概括内容的训练极少,更别说见到相关的训练课了,所以学生在概括能力方面的训练也就减少了。
        2.学生依赖心理增长
        现今学生手头的教辅资料层出不穷。这样一来,学生思考变得被动,遇到问题只会翻看资料找答案,而不是积极思考后的比照。没有了思维过程,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品质、能力的形成过程。
        3.课堂评价模糊不明
        现代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欣赏学生的发现,赞赏学生的精彩回答,但大多时候,老师们对于学生的回答,认为只要“沾边”就值得肯定,所以对于似对非对的回答也不给予明确的评价,让学生认为自己的回答总是对的。
        这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学生概括能力低下或缺失的后果,这急需我们语文老师引起重视。
        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重要起始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概括能力。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因此,概括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有章可循,持之以恒地进行。
        1.课题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等信息。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来概括。
        有的课题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教学中,紧扣课题质疑,筛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概括。提出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有力拐杖,首先使学生的思考及言语内容有明确的指向性,实现学生的言语库与文本言语库的链接,做到“言之有物”。同时,根据文本叙述顺序,排列问题,根据问题顺序回答,做到“言之有序”。如《小稻秧脱险记》一课,可以围绕课题展开提问: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结果怎样?通过从课文中找答案,把课题扩展成几句话,进行逐步地丰满,使概括更加恰当、完整。像这样的课文有不少,如《哪吒闹海》《孙中山破陋习》《放飞蜻蜓》等,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有的课题是文章的中心,可以围绕这一中心点,引导学生展开提问,紧扣关键问题,将课题读厚,进而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填空:______(谁)______(怎么样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在这句话的前后各增加一条线,让学生补充是什么情况下,结果如何。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更明确,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往往由很多段落组成。文章的段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概括出每段段意,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舍掉次要的,合并重复的,把主要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如《哪吒闹海》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
        (1)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兴风作浪,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
        (2)哪吒来到海边,摇晃水晶宫。
        (3)哪吒杀死夜叉。
        (4)哪吒制服龙王三太子。
        (5)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人们又过上太平日子。
        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主要内容: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兴风作浪,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他来到海边,摇晃水晶宫,杀死夜叉,制服龙王三太子。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人们又过上太平日子。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段意合并法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主次,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3.关键句链接法
        小学课文中很多文章的结构都具有典型性,例如“总分总”或者“先具体后概括”,有些文章还存在着过渡句。教学时可以抓住其特点,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课,第一自然段主要讲南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它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是我们中国的领土。第二、三自然段直接抓住总起句概括。第二自然段写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第三自然段写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这样,主要内容就清楚了。全文主要讲南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它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是我们中国的领土。那里不光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语句来进行概括。
        4.重点词提炼法
        披文入境,抽丝剥茧,捕捉重点词语。以重点词语为抓手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方法。
        如《卧薪尝胆》一课,文中有一些关键的词,而这些词本身就是一些需要理解、掌握,值得积累的词语:兵败会稽、派人求和、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转弱为强,让学生借助这些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越王兵败会稽,派人求和,来到吴国后忍辱负重,整整干了三年回到自己国家,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转弱为强,灭掉吴国。这样概括,轻巧而方便,简练而不失准确。
        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积极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认真投入文本阅读,体会文本内容,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