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蒲巧燕
[导读] 探究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并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产生的影响。
        蒲巧燕
        甘肃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070

        摘要:目的:探究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并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纳入72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6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实行心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服务后,其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生活质量平分远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治疗中,实行心理护理服务将会获取到患者更高的满意度,且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心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重症也是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临床上该病症的发病数量在临床上持续上升,患者年龄普遍偏大,一旦发病,如果救治不及时将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患者基本都会产生焦虑、恐惧、担忧的心理情绪,这也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接受治疗,更有利于身体康复。

        1.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5.2±3.3)岁,两组患者的病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癫痫和短暂性脑缺血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72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6例。两组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组 
        对常规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包括严密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按时用药,做好病房内的清洁卫生等。
        1.2.2 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包括:
(1)监测生命体征:通常,患者在术后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严格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尿量、血压和体温等,必须做好护理日志,在血液透析时还需监测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保证引流管是通常的。其次,做好室内卫生和病床的卫生,嘱咐患者家属要注意自身卫生,预防患者受到感染。
(2)心理护理:患者术后一般都会有焦虑、恐惧、悲观的心理,护理人员要洞察患者的负面情绪,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疾病的知识以及手术的成功率,并及时告知患者疾病的恢复进度,给予患者康复信心。其次,还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多安慰、多鼓励患者,从而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3)辅助心理护理: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接触和沟通,获取到患者的信任,通过交流探寻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可以引导患者听轻音乐来改善消极情绪,还可以给患者按摩来改善紧张焦虑的心理,并能降低患者疼痛感。
(3)饮食护理:患者经过手术后,行动十分不便,护理人员要嘱咐家属正确的饮食搭配,可以个性化制定饮食清淡,偏向于清淡、高钙、纤维素含量高、易消化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90分及90分以上)、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及60分以下)。给两个小组的患者都发放护理满意度调差表,让患者根据自身真实的护理感受打分,最后统计百分比。
生活质量:我院根据实际的护理工作,设计出合适的生活质量表,包括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四个模块,让患者自行评分(0-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得出的满意度结果如下表2-1:
表2-1 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
 
由表2-2可知,在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四个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都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发生率在不断攀升,并且疾病发生的年龄段开始偏向年轻化,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神经内科重症,这就导致患者会有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这对治疗的效果影响较大。心理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交流沟通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因此,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理干预、辅助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方面开展,将会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并利于患者康复身体。通过本研究的论证,笔者认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孟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2]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张伟.  心理月刊. 2021(04)
[3]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徐楚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5)
[4]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苗宗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2)
[5]探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心理干预与效果[J]. 李宏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6)




















参考文献:
[1]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 李铃,王静.  糖尿病新世界. 2020(18)
[2]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张媛,张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11)
[3]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J]. 张金凤.  糖尿病新世界. 2020(08)
[4]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王丽红,罗佳,曹金华,陈莉莉.  现代实用医学. 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