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王冬玲
[导读] 共84例患者在随机方法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42例/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慢阻肺临床常规护理,其中研究组在护理中加强给予心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王冬玲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邮编:100027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4例患者在随机方法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42例/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慢阻肺临床常规护理,其中研究组在护理中加强给予心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PaO2、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这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高,推荐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护理;心理护理;应用

         慢阻肺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通气不足、气流受限。该病好发于身体机能较弱的老年人群,并且呼吸系统症状会加重患者身体不适,可能会伤及肺部及全身,患者很有可能存在较大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影响疗效[1]。因此在给予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必要的心理干预[2]。本院就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了心理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资料来自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共84例患者在电脑随机数字表方法下分为对照组、研究组(42例/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9例,年龄59~78岁、平均(60.7±2.5)岁,病程2~17年、平均(9.8±1.2)年。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58~77岁、平均(60.5±32.9)岁,病程1~15年、平均(9.6±1.5)年。基线资料两组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慢阻肺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首先给予患者基本生命体征[a1]监测,详细记录病情变化,血气指标,并给予呼吸机吸氧治疗,根据病情情况调节氧流量,吸氧温度控制在33到37℃,并以无菌蒸馏水给予湿化吸氧,辅助排痰。最后给予患者并发症护理,指导患者少说话并练习吞咽,给予胃肠减压[a2]来降低腹胀发生率[a3]。
         然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内容包括:首先要综合患者个体情况为其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慢阻肺的认知度。其次,要加强环境[a4]管理,环境是影响一个人心态好坏的重要因素,对此护理人员落实了患者的病房护理,合理控制温湿度,减少噪音给予患者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促进患者心态放松,提升安全感。再次,还给予了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尊重患者个体,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就是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提升患者安全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情况,针对出现异常心理、负性情绪的患者以转移注意力法、音乐疗法、讲述发泄法等心理护理手段,及时减轻患者不良心态的负面影响。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首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其中SAS、SDS分值均与患者对应心理状况呈负相关关系,分值越高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越重。
其次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肺功能状况,评价指标为: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PaO2(动脉血氧分压)、肺活量。
         最后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以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满意度评分,患者评分0~59表示不满意,评价60~79分表示一般满意,80~100分表示十分满意,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处理样本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分别以“±s”“n(%)”形式表示,P<0.05表示具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心理状态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接近,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情况

         2.3满意度情况
         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3 满意率[n(%)]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的重要环节,现代临床已经证实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身心健康[3]。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来说,患者基础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相对较低,慢阻肺发病后会进一步降低,使患者身体产生诸多不适,滋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因此会产生心理障碍,出现负性情绪, 对此应针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给予其心理方面的指导与疏导,帮助患者形成良好心态,这有助于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保持积极主动的治疗态度,因此有利于提高疗效[4]。
本次研究中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后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PaO2、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应用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疗效得到提升。其中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仅包括针对患者[a5]负性情绪的疏导与缓解,还包括对环境的改善与对护理措施的优化,使得患者获得舒适的治疗环境,并且还通过加强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减轻不安感,这都有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治疗心态[5~6],因此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更好。
综上可得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这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高,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向书锐. 慢阻肺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药界, 2019(21):0109-0109.
[2] 杨丽.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35(02):216-217.
[3] 方敏. 如何有效进行慢阻肺疾病的护理[J]. 健康忠告, 2020(5):6-6.
[4] 蓝岚, 洪燕玲, 易雄英,等. 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3):605-606.
[5] 樊娟. 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评价[J]. 医药界, 2019, 000(001):0054-0054.
[6] 陈进. 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与干预性护理的实施价值评定[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08):104-104.

修改为“基本生命体征…”
给予胃肠减压…..
复杂发生率是否符合专业书面描述?烦请确认
是否为表达准确?加强环境什么?烦请确认
错别字 负性情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