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悦”促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   作者:贺佳
[导读] 大语文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阅读,自主阅读的学生很少,体验到阅读乐趣的学生也不多,这种现状是急需要改变的。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鉴赏,对段落结构的分析,对文本内容中思想情感的感悟,都需要学生以积极自主的状态参与其中。因此新课

贺佳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小学校  401122
【摘要】大语文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阅读,自主阅读的学生很少,体验到阅读乐趣的学生也不多,这种现状是急需要改变的。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鉴赏,对段落结构的分析,对文本内容中思想情感的感悟,都需要学生以积极自主的状态参与其中。因此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树立以“悦”促阅的教育教学理念,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强化学生良好的阅读情感体验,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006-01

        以“悦”促阅,就是希望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的趣味性,感受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复杂而又细微的情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之处,然后让学生以积极自主的状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当学生的阅读变成了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那么他们就会更多地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以及成就感。
        一、课内外阅读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情感,那么他们的阅读就会变得更加自主和积极。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会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但是一般都是直接给出书籍名称,或者是直接给出段落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没有衔接在一起,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也非常被动。大语文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妨以教材内的课文为点,由点及面,引出课外需要阅读的内容,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文是红色主题,描写了为新中国成立而战斗的革命烈士。那么教师就可以这篇课文为点,以“红色主题”为面,呈现描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书籍或者文本内容,从而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新中国成立前以及刚刚成立时的困难险阻,以及革命战士在艰难环境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课外阅读导入: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只是千万个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他们所进行的战斗只是千万次战斗中的一次,还有很多让国人难忘的革命者和战斗,比如《红岩》,这本书描述的是地下革命斗争,书籍中的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生活中存在,我们可以在课下进行详细的阅读了解。
        还例如《少年闰土》,闰土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鲁迅的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闰土,那么教师可以“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为点,以鲁迅先生写作的文章为面,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做出如下引导:这篇课文中描写的是闰土的少年形象,其实鲁迅的《故乡》这一小说中还描述了中年时期的闰土,我们可以在课下读一读,对比一下中年时期的闰土和少年时期的闰土。
        二、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和心态走入文本,单一的文本阅读活动中,学生是读者;课本剧表演模式下的阅读活动,学生是表演者;朗读活动中,学生是朗读者;阅读交流活动中,学生就好像是作者的朋友一样,要向其他小伙伴分享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所想。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阅读交流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我有好书要分享”的书籍推荐活动,即学生要将他们课外阅读到的优秀书籍内容推荐给小伙伴。比如学生在课外阅读了《城南旧事》这一小说,那么他们就可以讲述其中的故事内容,疯女人秀贞,“善良”的小偷,女佣宋妈等,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向小伙伴推荐该书籍等。
        三、优化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互动方式,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然而也正是因为课堂中的诸多提问,致使很多提问都变成了“是不是,对不对”的非是即否的无效提问,影响到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优化问题设计,注重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深入的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例如《穷人》,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题目,设计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主人公的穷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那么学生就要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屋内装饰”中表现的“穷”,分析“主人公一家人吃、穿”中表现的“穷”,分析“主人公一天忙碌”中表现出的“穷”等等。教师还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即让学生围绕课文中的“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体会桑娜的心理活动。那么学生们就能从中感悟到桑娜的善良,感悟到桑娜的同情心以及桑娜体谅丈夫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而言之,阅读是语文学习活动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增强阅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要组织展开趣味十足的阅读活动,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段落内容的分析、感悟和鉴赏,从而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敏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62):31-33.
[2]张兴文.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情感训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8):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