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在ICU患者鼻肠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48例ICU鼻肠管置入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盲插鼻肠管置入护理,实验组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鼻肠管置入患者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ICU患者;鼻肠管置入;应用效果
随著病人病情加重,肠内营养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肠内营养对于危重病人及医疗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重症患者,因身体状况较弱,伴有多脏器损害或衰竭,治疗时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求。保持病人身体正常机能[1]。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以肠内营养为主。因此,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应注意方便和达到目的营养价值,减少误吸、腹胀、腹泻等并发症。而在鼻肠管置入中,不同护理方法可影响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研究探析了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在ICU患者鼻肠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48例ICU鼻肠管置入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24。实验组年龄34-77岁,平均(51.44±2.27)岁,男:女=14:10。对照组年龄33-72岁,平均(51.72±2.94)岁,男:女=13:11。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盲插鼻肠管置入护理,实验组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手术前准备,病人会选择右侧侧卧位或仰卧位,事先告知清醒的病人配合手术,术前给予胃肠动力药(胃复安或红霉素);在胸前铺无菌巾,鼻肠管内注入无菌盐水检查通畅,插入导丝检查牵拉是否通畅;同时测量剑突、鼻尖与耳垂之间的距离,记录鼻至贲门的长度标记;腹部超声用于探查食管、贲门、幽门、胰腺、肠系膜上动脉、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等。当胃内回声强烈、气体干扰严重时,可通过胃管注入200~250 mL的生理盐水,再通过超声识别出重要解剖部位。详细操作流程:将 Flocare螺旋鼻肠管的导丝经鼻腔慢慢置入胃腔,放置深度约45~55 cm。位于体表剑突下,探查胃腔的长轴或短轴,胃腔内可见快速运动的强回声。在没有强烈回声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注射10 mL生理盐水,观察胃腔内有无云雾征。若有,可证实位于胃腔内,可继续下降。在没有云雾征的情况下,超声探头的位置可以慢慢推入鼻腔空肠管至60~65厘米,超声探查幽门管的位置。探针位于以肝脏或胆囊为标志的右上腹,观察幽门蠕动情况,在肝脏的左内叶或胆囊左边观察;继续缓慢地将鼻肠管送到75~85 cm。若能清晰地看到经幽门导管的超声,说明经幽门的导管是良好的。如无导管进入幽门管,可迅速注入10毫升生理盐水。如果出现云雾征或双轨征,则说明鼻肠管绕在胃腔内,取下到60~65 cm再进行手术。如右侧胰头可见云雾征,则证实是通过幽门。用探头从脐上探查胰腺及肠系膜上动脉,再一次快速注入10 mL生理盐水或蒸汽,缓慢推导管约95~110 cm。可见云雾状时,可确认为十二指肠升水段或空肠上段;如无云雾状,可调声像图为彩色多普勒图样;如在超声看到彗星尾征,则可确认鼻肠管到位;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如无异常,可将 EN加热,缓慢泵入,启动 EN。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6.0软件统计,计数行卡方统计,计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P>0.05,而护理结束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优化的程度,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分)
.png)
2.2一次操作成功率和操作时间
实验组的一次操作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一次操作成功率是100.00%,而对照组的一次操作成功率是75.00%。实验组操作时间23.45±4.21min短于对照组26.45±6.24min(P<0.05)。
2.3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化道出血有1例,占4.17%,而对照组消化道出血2例、误吸2例、心律失常2例、腹胀2例,占33.33%。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临床危重病人越来越多,肠内营养对疾病的治疗和病人自身的需要有重要意义[2]。过去,鼻肠管多采用手动盲插管的方式插入,操作简单,但对病人伤害大,失败率高,在临床应用中有局限性。而危重病人一般在 ICU病房,由于连接了许多检测仪器或机械通气,很难及时将其转移到胃镜室。该方法还没有广泛的临床应用[3]。
当前,主要是通过超声引导床旁鼻空肠置管插入,其可在床边操作,不需要移动病人,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成功率高,可明显减少放置时间和治疗费用,且间断注水注气的方式可清楚显示幽门管等部位的位置,且可对导管经过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监测,有利于减少置管过程的疼痛,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另外,留置人群的选择和超声图像采集标准是临床手术成功的关键,第一,要注意胃肠胀气对超声图像质量的影响。常规超声筛查对尿检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严重急性胰腺炎如胃胀气、腹腔高压等严重急性胰腺炎患者。对于胀气,可以采用局部注水或留置胃肠减压,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仍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第二,客观准确地评价超声及超声下手术图像的标准化对对置管的成败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手术中的关键点的定位,一般病人可能很容易做到。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局部解剖移位、干扰及周围疾病等因素对操作人员的超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常规超声的技术训练和操作十分重要。第三,危重病人在选择置管时机时应尽早行 EN,不应禁止胃肠道营养,所以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明显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尽早留置导管。另外,当局部水肿及炎症渗出较少时,手术成功率可明显提高,特别是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规进入我科48小时,成功率极高[4-5]。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ICU鼻肠管置入患者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可改善患者病情和营养情况,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健成,刘惠桃,陈水清.注水式结肠镜与传统注气肠镜用于肠镜检查中的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2):48-49.
[2]王屹然,王军生,李祥佩,蒋菁蕊,许琳.注水进镜与注气进镜在结肠镜操作中对受检者耐受性的影响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4):32-33.
[3]王炘.改良注水法在老年患者清醒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20,32(05):309-311.
[4]李大雷,孙军,骆培良,刘姜艳,李蓉,茆康卫.注水结肠镜检查在慢性腹痛患儿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9):2123-2127.
[5]孙博睿,张春,申存毅,金玉峰,苏娇,张靖垚,王铮,刘昌.实时超声辅助联合间断注水注气法在危重病人鼻空肠管留置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20,27(04):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