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评估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制定并且完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肿瘤内科就诊的72例患者,使用信封法分为两组,36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防范管理,对比两组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78%)小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18.64±1.25)分、沟通技巧(18.59±1.28)分、专业知识(18.74±0.52)分、操作技能(18.74±0.75)分与规范用药评分(18.66±1.20)分均高于对照组(15.39±1.26)分、(15.63±2.05)分、(15.49±0.93)分、(15.35±1.05)分、(15.11±1.08)分,(P<0.05)。结论: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较多,应用分线防范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原因;防范措施
肿瘤内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风险事件,由于肿瘤内科患者病情严重,护理工作的难度会不断增加,患者发生事件的风险也会增加[1]。掌握肿瘤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进一步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诱发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对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72例肿瘤内科患者,患者的入组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根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与观察组(风险防范管理),各为36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4岁~84岁,均值(50.66±3.52)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41岁~81岁,均值(50.51±3.85)岁。两组肿瘤内科患者的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防范管理,首先,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针对护理工作日常管理、医疗事故处理、潜在危险因素防控等多方面进行相关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定期组织护士参与学习,强化培训,定期考核,鼓励护士参加院外自学或继续教育活动,提高整体素质。其次,加强对患者情况和体质的评价,对患者资料、病情、过去病史、用药史、治疗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护。最后,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心理疏导。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对药物治疗必要性,提升患者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计算两组肿瘤内科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药物过敏、化疗药物外渗、院内感染、静脉血栓、跌倒)、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服务态度、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规范用药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将核实无误后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护理质量评分(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计算两组肿瘤内科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
经过统计学计算,观察组肿瘤内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计算两组肿瘤内科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 {n(%)}
0.0000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对患者潜在的医疗风险或伤害,护理风险事件是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引发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为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提供重要依据[3]。采用风险防范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加强风险评估和护理,规范用药,严格执行验证制度,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心理咨询等一系列综合性、针对性措施,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规范了护理相关业务的管理,加大了护理工作的力度,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4]。据研究数据提示,观察组肿瘤内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规范用药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肿瘤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对风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朱新鑫.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8):164.
[2]谢秋霞.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168-170.
[3]辛赛英.探究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及其防范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1):253,257.
[4]李秀丽.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9,9(3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