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俊
灌云县人民医院,江苏省连云港市,2222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方法:随机从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院接诊的妊高症产妇中选取64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组,2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患者更为满意,值得借鉴。
关键词:妊高症;产妇;护理;优质护理方式;满意度
妊高症是常见妊娠期合并症之一,通常发生在女性妊娠20w以后,患者出现高血压症状,伴有蛋白尿和水肿情况,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情况,影响产妇健康状况,也会影响胎儿健康情况,因此需给予科学有效干预 [1]。目前针对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模式选择较多,常规护理应用广泛,能够满足患者基础需求,但是整体护理效果欠佳,因此探究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院接诊的妊高症产妇中选取64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组,2组,各32例。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33.23±2.65)岁,孕次1-3次平均(2.03±0.65)次,;试验组年龄23-46岁,平均(33.65±2.77)岁,孕次1-4次平均(2.61±0.54)次。两组上述资料均衡性理想,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 常规护理,做好宣教工作,说明妊高症潜在风险,告知患者日常饮食起居注意事项,患者要注意睡眠,保持睡眠充足,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试验组 优质护理,方法:(1)心理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与家属沟通,再与患者交流,评估其情绪状态,确定情绪波动诱因,给予针对性疏导,对于担忧胎儿健康状况的患者,介绍成功干预案例,若产妇无法适应角色转换,进行母婴接触知识宣教,引导产妇找寻兴趣爱好,不要过度焦虑,保持身心愉悦;(2)环境优质护理,保持病区干净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及时更换床单,患者可在床边张贴可爱宝宝画像,窗帘床单尽量选择产妇喜欢的颜色,营造舒适环境;(3)预防产后出血,待产妇分娩后,尽早指导母婴接触,新生儿吸吮乳头,促进子宫收缩,适当进行腹部按摩。若患者出现出血症状=,观察血液颜色和出血量,对于胎盘出血情况,无菌条件下清宫,宫缩出血按摩子宫,修复产道损伤,及时缝合。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标准[2]:显效:护理后血压降低,恢复正常水平,其他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产后出血情况;有效:护理后血压水平降低,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不及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前填写调查问卷,0-100分,根据得分划分等级:非常满意(91-100分)、满意(61-90分)、不满意(0-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2*2析因设计,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为定性资料,用(n/%)表示,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若比较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或P<0.01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效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妊高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会影响母婴健康状况,同时会增加分娩风险,容易引起产后出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应对,消除风险因素,保护母婴安全。但是目前临床护理模式选择尚无统一论断,常用的常规护理模式虽可满足基础需求,但是总体应用价值不及优质护理服务,因此临床更为重视优质护理服务在妊高症产妇中的应用探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特色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遵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兼顾患者整体状态,进而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预后质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重视针对性心理干预,让患者学会调节自身情绪状态,情绪稳定是保持血压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强化环境干预,这样能够让患者处于舒适温馨状态下,利于提高其身体舒适度,消除不愉悦情绪状态,从而促进其病情稳定。此外强化产后出血预防及处理,鼓励产后尽早母婴接触,配合适当按摩,并根据患者不同类型出血情况进行及时对症处理,保护患者安全。
综上,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患者更为满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景媛, 李艳. 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先兆子痫发生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49(1):96-97.
[2] 罗丹. 妊高症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4):168-168.
[3] 王炜.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4):59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