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张琦
[导读] 探索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张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  江苏省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探索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选择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观察组概率分别为97.87%、2.13%;对照组概率分别85.11%、14.89%,观察组的各项数值明显更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促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提升,机械化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导致各种意外的几率也不断提升,尤其是交通事故意外,造成严重创伤患者数量增大,需要及时进行急救[1]。该类患者较为特殊,病情危机,发展速度较快,必须立即进行有效的救治,以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患者的部分损伤容易遗漏,如患者心脏压塞,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通过合理的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获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优化急救效率,降低致死率。本次研究以医院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患者为对象,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47例,男23例,女24例,年龄范围23-58岁,平均年龄(38.26±2.13)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15例,交通事故15例,生产事故17例;观察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范围25-56岁,平均年龄(36.35±2.22)岁,高空坠落13例,交通事故17例,生产事故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近,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选择传统急救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接到接诊电话后按照常规的规定跟随急救车进行现场抢救,按照抢救后的记录医疗护理单,将患者及时送到医院,与急诊科医生交接。
        1.2.2观察组
        观察组选择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急救:①做好信息网络管理,建立完善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网络管理体系,掌握动态信息,与120指挥系统进行连接,保证急救的动态性,同时保证救护车动态,可以及时将急救现场患者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及事故信息及时传递给医院,以便于急诊室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开展预见性抢救方案,做好急救准备工作;②做好院前急救,120指挥中心在接听急救电话后接诊人员需要及时对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地址、受伤人数、具体伤情、患者联系电话,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指导;接听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需要在3min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药品与器械赶往现场。现场急救主要以抗休克处理、预防感染以及保全肢体为主,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采取简单的针对性救治,并与急诊取得联系,简单说明患者的状态与情况,准备好相关的物品。③达到急诊后主治医师与护士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化急诊流程进行处理,对患者病情评估,做好护理。按照分工建立小组,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从气道管理、生命体征监测、循环支持、伤口包扎等方面进行护理,做好各项检查,转移下一步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选择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100分,90-100分之间为满意,小于90分为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计数,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7.87%、85.11%,观察组抢救质量更高,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死亡率分别为2.13%、14.89%,对照组死亡率更高,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如表1。
表 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比较[n(%)]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83%、86.9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通常死亡率较高,主要的原因在于该类患者存在重大血管撕裂情况,容易出现大出血,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3]。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具有较强的护理优势,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指挥网络系统进行急救,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建立绿色的通道,做好人员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4]。通过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效率,以保证患者的生命。
        本次研究结果中,通过合理的优化可以有效的提升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7.87%、85.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死亡率较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可以保证各项急救有序开展,降低抢救环节的浪费时间,以达到抢救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可以有效的提升抢救成功率,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竹亭,马会力,孙胜房.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3):62-63.
[2]杜娟娟.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118.
[3]刘莉娜.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82-283.
[4]李利红.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8,28(02):449-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