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应用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敬秀
[导读]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属于目前儿科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临床也叫其毛细支气管炎。引发此病症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是其他病毒感染所致
         敬秀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属于目前儿科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临床也叫其毛细支气管炎。引发此病症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是其他病毒感染所致,其对小儿身心健康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目前,临床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多采用雾化吸入方案,其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其康复。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为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需要具备更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此来实现治疗的目的。因此,本文就以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时的护理方案开展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雾化吸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研究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主要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即将药液通过加压或是超声的形式,将其放于雾化仪中,让药物转化为雾状滴液进入到呼吸道中,对气管、肺部等进行作用,使药物可以直接对呼吸道的黏膜产生作用,缩短药物起效时间[1]。且在雾化吸入治疗时,用药剂量较少,副作用少,具有无创伤、无痛、快捷等优点,应用范围较广。但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开展雾化吸入治疗时,所需的设备较多,再加上药液、小儿特征,需要在此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此来满足护理需求[2]。本文就以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措施开展综述,现阐述如下。

         1.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设备、药液
         .1雾化吸入设备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上,雾化吸入治疗较为常用,其主要通过相关设备进行治疗。常规的设备包括雾化器、雾化剂、氧驱动雾化器等。其中雾化器即指超声雾化器,其可将药液以超声高频振动的方式,让其保持雾滴状,并使雾滴状的直径保持在4-8um,使其能附着于气道的黏膜表面,最大限度地使表皮细胞得到浸润。此设备在上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等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此设备会因较高的雾化湿度使气道出现药物沉积,对呼吸顺畅度产生影响。雾化剂即限定量雾化剂,其具有体积小、易维护等优点,会产生直径为3um的液滴,在上呼吸道、口腔喉腔等疾病的治疗中会发挥一定效果,但会因液滴的初动能无法出现于终末细支气管中[3]。氧驱动雾化器所取得的药滴直径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会在氧气的作用下使药液到达气道中,改善呼吸缺氧、呼吸道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此设备会产生较大的氧流量,故在微吸氧患者治疗时需要谨慎。另外,在设备的应用中,压缩雾化器较常用,其能自动调节气流的强度,对依从性较差、呼吸困难的患儿会有显著的效果。
         1.2雾化吸入药液
         在雾化吸入治疗中,药物选择较为关键,常用药物为支气管扩张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化痰药、中医药等,其中抗病毒药物最为常用,也最为常见,特别是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其有较佳的疗效。在选择激素药物时,以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为原则,从而达到舒张平滑肌、气道的目的,减轻黏膜水肿,减轻炎症高反应,故在雾化吸入治疗中,激素药物可以发挥抗感染、抗过敏的作用。



         2.小儿雾化吸入护理措施
         2.1体位护理
         在雾化吸入治疗时,因小儿为护理对象,故在雾化吸入治疗时,首先需要合理控制小儿的体位,提高小儿舒适度。部分家属为了提高小儿机体舒适度,指导患儿保持仰卧位或是半卧位,其会引起潮气量不足,再加上疾病,会对潮气量产生影响,降低肺活量,引起呼吸困难。因此,在护理中指导家属合理控制小儿的体位,如年龄较小的患儿,要求家属抱住患儿的身体,使其上身微抬,固定好面罩,保证治疗可以顺利完成。部分患儿因无法自主坐位,可将其床头抬高30度左右,保证呼吸通畅,提高疗效[4]。
         2.2病房护理
         为小儿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不可直接吹风,光线要适宜,做到空气没有异味。合理控制好温度及湿度,避免冷空气进入引起平滑肌痉挛,影响治疗效果。做好家属陪护管理,叮嘱家属走路轻,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穿治疗服,预防患儿被感染其他疾病。
         2.3吸入次数与药物配置护理
         在雾化吸入护理中,控制好吸入次数,如病情较严重者,可遵医嘱增加吸入治疗的频次与时间。对雾化频次进行合理调配,为了预防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需在饭前开展雾化吸入治疗。此外,在药物配置中,需要充分考虑药液的配置护理,根据患儿的病情与呼吸道反应,需要配置不同的药液。
         2.4健康宣教
         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收集患儿的相关信息,了解个体情况,根据相关结果制定个体护理计划,保证治疗能够顺利结束。患儿属于特殊人群,其因年龄小、认知差、心理承受度低,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如恐惧、焦虑等,故护理时需要结合以往的护理经验,用易懂的语言与小儿、家属交流,说明治疗目的与流程,介绍医护人员,取得他们信任感,从而提高配合度[5]。
         2.5其他护理
         在雾化吸入治疗中,体位控制与病房环境也会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产生影响。因在小儿疾病的护理中,以小儿与家属作为护理对象,需要强化交流管理,避免家属出现不良心理;讲解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定时为小儿做好分泌物清洁工作,及时观察小儿在治疗中的相关表现,如发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吸入治疗,立即上报医生。治疗后及时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与小儿饮食方案,指导胸部活动方法,促使患儿尽快康复[6]。

结束语: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属于主要方法,需要辅以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的病情与呼吸道反应,配合相应的护理服务,以此来辅助提升疗效与预后效果,促使患儿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向贵萍.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30-132.
[2]周芳,姜海娟,姚建琴.全程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35-38.
[3]王莹.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6):62-64.
[4]方桂花,陆玉梅.双信前驱知信行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学龄前患儿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0):71-72.
[5]麦彩娟,黄雪梅,王亚南,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护理体会[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02):321.
[6]杨卓,曹会平,王亚青,等.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7):6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