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4期   作者:李文娟 周星星
[导读] 探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接受护理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李文娟  周星星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接受护理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值低于参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健康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血糖显著水平上升为典型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1] ,目前临床上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患者病情一经确诊则需要终身服药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病情加重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以往为了提升疗效,临床医护人员会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借助专业的指导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但常规护理无法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 ,并带动服药依从性的提升,从而实现预期的护理目标。本文就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临床接受护理、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研究调查对象,按随机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分别纳入40例。实验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35~78岁,平均55.17±4.06 岁,糖尿病平均病程 6.58±5.01 年;参照组女23例,男17例,年龄39~72岁,平均 56.28±4.17 岁,糖尿病平均病程 6.31±5.22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餐后空腹血糖异常测定的数值不高于7.0 mmol/L,餐后
2 h空腹血糖异常测定的数值不应高于11.1 mmol/L;对本项目实验知情同意并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肝肾相关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心肌梗死的患者;存在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提醒定时服药等。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干预:①疾病宣教: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视频,指导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例如: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饮食、遗传等因素相关;血糖水平急性升高可能会引发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或慢性并发症(脑栓塞、脑出血等);糖尿病目前仅能通过控制饮食、坚持服药等方式进行治疗。②用药宣教:向患者强调坚持服药对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性,以便为患者讲解药物知识,帮助了解药物的服用方式、剂量与注意事项。若患者服用的药物较多,护理人员可在药盒上做好醒目标志,以发挥提醒作用,确保患者准确服用相应的药物,从而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③饮食宣教:由于部分患者饮食不合理导致血糖水平无法得到良好控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着重讲解饮食方面的相关知识,例如:饮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宜食用高纤维、含糖低、含钙丰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食用油炸、胆固醇含量高、精制糖类食物,或是护理人员制定出多种糖尿病饮食方案为患者提供参考,由患者结合个人口味合理选择。④运动宣教:通过 PPT 向患者讲解运动对控制血糖的作用,即加快血液循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与体重等。同时,为患者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例如:年纪较大且合并慢性病的患者,宜选择有氧运动(快走、慢步与打太极等);糖尿病病程较短的患者,宜加大运动强度,选择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运动,此外,叮嘱患者运动宜在餐后 2 h 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为 30~60 min,每周至少坚持运动 3~4 次。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6个月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生化指标。②研究并统计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开展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开展 x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3讨论
        虽然常规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指导,但该种护理方式具有被动性、随意性等特点,无法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易降低患者依从性,导致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欠佳。健康护理干预是临床医护人员基于常规护理不足之处上提出的新型干预方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可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增强患者的自控能力,保证其遵医嘱服药、饮食与运动,从而改善与稳定血糖水平,减轻疾病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在糖尿病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疾病转归及预后情况也应加以考虑。胰岛素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者血压和血脂高的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心功能,卡托普利与其合用可以发挥最大的药效,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起到扩大血管的功效,进一步改善其疗效。为保证治疗效果,需要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一些糖尿病患者缺乏临床保健知识,或多或少会出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组织临床保健指导工作时,要适当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预。
        结语
        总而言之,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达标。
        参考文献
        [1]古丽尼沙·哈斯木,李辉,靳喜琴.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7):959-961.
        [2][2] 迟中秋,刘欢,高雪.一对一辅导式健康教育对 2 型糖尿病高危患者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6):170-173.
        [3] 司徒玉菊,李华琦,李妮.自我健康管理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10):1134.
        [4] 柴红,李颖,崔坤,等.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2):1628-1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