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娇
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摘要:目的:探究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在降低晚期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3-2020.7收治的晚期肺癌的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37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应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堵管率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堵管率低于参照组中心静脉堵管率,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应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中心静脉堵管率。
关键词: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晚期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效果
前言:肺癌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者腺体,属于比较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依据组织病理学的特点,将其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1]。对于肺癌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2]。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有效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常会建议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据研究报道显示:导管堵塞,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也增加的患者的疼痛感,使得患者满意度下降[4]。因此导管堵塞就成为了临床护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的降低晚期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我院率先应用了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了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3-2020.7收治的晚期肺癌的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37例。参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在32-82岁,平均(57.0±10.50)岁;实验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在32-83岁,平均(57.5±10.5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患者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具有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2)存在转移性肺癌的患者;(3)患者具有语言沟通障碍。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患者在输液前后采用0.9%氯化钠进行静脉导管的冲洗,输血和输注脂肪乳剂等一些黏稠的液体后,采用0.9%氯化钠将导管再次冲洗,然后输入其他的液体,持续输注24小时,每8-12小时冲洗导管一次。
实验组应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具体的方法如下:
1.2.1结构角度
一是做好冲封管的规范培训,利用正压脉冲式的方法进行冲管,冲管的过程中要依据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进行置管的所有患者应用采用正压密闭式的输液接头,进而实现正压封管的目标。在导管维护中,正压封管尤其重要,是降低导管堵塞的有效方法。封管液的配置方面,要注意合理进行配置,每周两次做好维护;
二是特殊情况下的冲管规范培训。输注甘露醇等高渗性的黏稠液体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依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调节药物输注的速率,要将输液器中的药物冲洗干净,以免药物之间发生反应。
三是导管堵塞处理流程的培训。在进输液的过程中要对于患者的输液速度进行评估,观察输液的情况,若是出现堵塞,要查看导管的情况,如是否出现扭曲等。观察患者置管位置的皮肤情况。
1.2.2过程角度
在置管前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等。首先根据患者的评估情况合理的进行置管位置的选择。其次,置管时要避免血液沉淀在管壁,造成反复穿刺。合理和科学的安排输液顺序,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注意要密切观察导管,做好导管的评估。最后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够将其重视。
1.2.3结果角度
观察患者导管堵塞情况。
1.3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堵管率,同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对本次实验数据予以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堵管率情况,见表1。
参照组37例中共21例发生堵管,其中完全堵管8例,部分堵管13例,堵管总发生率56.76%,实验组37例中7例发生堵管,其中完全堵管2例,部分堵管5例,堵管总发生率18.92%,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堵管率低于参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堵管率情况
3 讨论
因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需要频繁输液,若是不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良好发展[5]。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护理方法更加完善和精细化,可以关注到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降低了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表明:晚期肺癌患者应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护理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家义, 樊剑, 韩一平. 健康教育SHOW模式对晚期肺癌患者强化静脉血栓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性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 v.18(05):105-107+155.
[2] 吴赟, 陈凤侠, 王宇霞,等. 双下肢抬高联合IPC在预防肺癌患者股静脉PICC置管下肢DVT形成的效果[J]. 重庆医学 2020年49卷14期, 2363-2367页, ISTIC PKU CA, 2020: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
[3] 姚晚侠, 李英, 马卫平,等. 胸片定位法在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 34(01):84-86.
[4] 韩娜,孟宪静. 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刊, 2020, v.55(09):122-124.
[5] 张慧,黄李华. 晚期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栓护理的研究状况[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 v.27(10):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