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初始时间为2019年6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选择我院收治的44例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这会让体内的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导致人体出现缺氧;吸入较多还会导致患者中毒、休克甚至死亡,特别在冬季,出现几率最大[1]。为了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急诊的抢救成功率,必须要结合有效地护理,我院为了解不同护理模式对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特别开展了此次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初始时间为2019年6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选择我院收治的44例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患者。对照组包含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5~81岁,平均年龄为(45.15±1.25)岁,观察组包含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7~78岁,平均年龄为(45.07±1.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急救时,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需及时采取相关抢救措施;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通风、患者呼吸顺畅,若患者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要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清理患者的呕吐物,防止细菌滋生。为患者提供通风、卫生的居住环境,并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时刻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并供应足够的氧气,吸氧量大约保持在9L/min,同时可行高压氧舱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脑缺氧程度,促进患者相关神经功能恢复;若抢救时出现呼吸、心跳异常,医护人员须及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增加抢救成功率。
(2)基础护理:①.抢救成功后,为患者提供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定时为患者进行房间消毒,对于患者的贴身物品(衣物、床单等)要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滋生引发的感染情况,并密切对患者的呼吸、心跳情况进行监测,直至患者出院。②.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其多下床锻炼,口腔护理,1天/1次,预防真菌感染[2]。(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以及优质蛋白食物,保证营养与能力的供给。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以(%)进行计数统计,X2检验,数据差异采取P表示,(P<0.05)代表组内数据对比的明显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抢救成功22人,占总人数比100%;参照组抢救成功18人,占总人数比81.82%,两组差异显著(X2=19.998,P=0.000)。
3讨论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体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就会导致缺氧、中毒、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如何保证患者在治疗时的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引发了临床医学的讨论;据相关研究报道可知,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
我院为了解不同护理模式对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特别开展了此次研究;优质护理,会在治疗时保证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并对未昏迷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产生呕吐等不良反应后及时进行清理;在抢救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呼吸异常的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行高压氧舱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脑缺氧程度,促进患者相关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最后抢救成功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抢救成功率,且抢救成功后还会为患者准备好的居住环境,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直至出院。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增加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鞠芳, 聂芳. 优质护理服务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 2020, 5;No.88(04):161-163.
[2]李兵飞, 杨洁, 张一凡. 优质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 27(03):173-174.
[3]蒋红, 任维英, 鞠芳. 优质护理模式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 2020, 005(00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