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
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感染科 吉林 长春130062
摘要 目的:探究依据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特点实施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74例,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整体护理),各37例,对比不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肝;心理特点;整体护理;护理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可通过血液、呼吸道与性传播,若不及时治疗,随病情发展将逐渐转变为肝硬化,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并无特殊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再加上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出于对自身病情、连累家人等因素的担忧,极易造成患者情绪焦虑、孤独与恐惧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而整体护理可以患者的开放性整体为问题思考框架,继而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与预后有显著效果。故本文以收治的74例患者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58±3.12)岁。观察组男17例,女20例;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6.25±3.22)岁。组间上述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积极开展健康宣教,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依据其性格特征与文化水平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与饮食干预,同时注意感染预防。
观察组为整体护理,包含:①入院宣教:积极接待患者,并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积极解答患者与家属肝病诊治预防的相关问题,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视频教学与讲座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详细说明疾病相关知识,如病发因素、各项检查与治疗措施等,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全面提升,继而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心理特征干预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依据患者情绪、性格特征与精神状态进行针对性护理,若患者情绪较紧张、生活压力较大,需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及时疏导患者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若患者较悲观、恐惧,需及时讲解乙肝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治疗过程,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告知患者家属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因自身情绪影响患者心态,多鼓励、安慰患者,从而减轻精神负担;若患者较自卑、孤独,需给予患者充分的同情与理解,积极建立可靠关系,指导患者消毒隔离措施,可对患者衣物、被褥进行暴晒消毒,以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煮沸,并进行分餐制,给予有效的饮食、用药等指导,从而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③并发症护理:详细说明患者常用药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并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促使患者预后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①负面情绪: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中SAS量表共包含20项,包含焦虑、恐惧等,以4级(1-4分)评分法评估,满分80分,得分与患者焦虑程度成正比。SDS量表共20项,包含郁闷、沮丧等,评分法与SAS量表一致,得分与患者抑郁程度成正比。
②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评估:以我院自拟问卷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的知识水平,包含治疗措施、预防措施、消毒隔离等5项,满分100分,得分与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且患者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故加强护患沟通,积极改善患者焦虑、自卑与悲观等情绪,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而整体护理是临床常规护理的进一步推进,可是护理不仅局限在患者身体上看护,而是以患者为中心,可给予患者生活、心理与身体等全方位关心与照顾,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整体护理可加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有效支持,促使患者感受家属亲情支持,亦可改善临床紧张的医患关系,且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3]。
本次实验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健康知识水平较高(P<0.05),表明经整体护理可依据患者实际心理进行有效干预,从而缓解患者焦虑、自卑与孤独等情绪,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焦颖.护理干预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189-190.
[2]毕秀格,王敏.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8):140-141.
[3]郭晓丽,贾丽敏.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0):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