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东京城林业局有限公司森林经营管理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157421
关键词:营养繁殖技术 森林病虫害 防治
林业技术的发展是当今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技术的发展建设,现将对森林育苗中的应用营养繁殖技术及其对森林病虫害的相关防治加以论述。先说一下森林育苗中的应用营养繁殖技术。
让优良的技术在实际中广泛应用,这样在树苗种植中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当前林业育苗中应用较广泛的技术是营养繁殖技术,它缩短树苗的培育周期,可以使得树苗快速适应生长环境。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原有母本植物的器官通过移栽或嫁接的方式使其快速生长。这种繁殖技术操作起来较简单,适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在林业育苗的应用中具有几点优势。首先,培育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树苗的培育周期,这是因为营养繁殖技术是直接将母本植物的枝、芽、茎等,生长能力较强的器官进行移栽,移栽过后树苗就直接以器官的形式慢慢生长。与传统的播种育苗法相比,省去了播种、育苗、萌芽和生长的环节,可以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另外,应用这种营养繁殖技术移栽的苗木器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以往生长过程中周边的环境和温度,在后期的移栽和嫁接中更容易存活。其次,工艺简单,育苗速度快。营养繁殖技术的熟练应用是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充分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习性等。从育苗工艺上来讲,营养繁殖技术的特点操作简单、周期短,营养繁殖技术和传统的播种繁殖技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其培养的过程更简单、育苗质量更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育苗成本。传统播种繁殖技术有以下几个环节:选种、处理种子、及时催芽、种子萌发和生长等,在育苗的整个周期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育苗的成活率降低,同时还伴随着萌发、生长过程缓慢等问题,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幼苗受到周边环境或者自然因素影响的风险增多,同时幼苗的抗病性能低,适应环境能力减弱,导致成活率低,最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反观营养繁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播种育苗前期的环节,育苗前挑选健康植株的营养器官,直接栽植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相应的经济成本也会降低,更适用于大规模的培养与生产。
下面介绍两项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和嫁接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主要是将植物的枝条、茎、芽等利用扦插技术直接培育到培育土中,然后在培育土中加入适当的营养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来刺激植物的再生成长,这样植物的器官可以再生成为苗木,实现了植物的培育。在应用这种培育方法时,注意扦插过程中保证植物能快速生根,实现再生,对于营养液的添加要有科学依据,选择可以刺激其再生的物质促进其生长。这种培育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影响,使得其定向生长。
嫁接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是将品质优良的芽或母本枝条嫁接到遗传性质不同的其他砧木或植株上,在有效愈合后,形成新的独立植株,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遗传性的稳定。所嫁接苗的根系,在原有砧木植株遗传特点的基础上,接穗母株的生长特点也会较多地体现在树冠、树干等部位。接下来说一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在森林中发生的特点:森林中的害虫种类繁多,破坏性极强。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已知森林害虫种类已达到两千三百多种,而森林病虫害也大约在五百多种。其中破坏性极强的森林病虫害有美国白蛾、大袋蛾、松材线虫、松毛虫、日本松干蚧、森林害鼠、松叶蜂等。这些破坏性极强的森林病虫害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传播,轻则延缓林木的生长周期、整株枯死,重则让树木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例如:我国一九八二年首次发现的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又称萎蔫病,它主要寄主在松树体内,当寄主松树感染该病四十天后,就会出现整株死亡的现象。并且在二十年间快速蔓延至山东、安徽、浙江等各个省市,危害我国松树面积接近一百三十万亩左右,严重威胁了我国松树的安全。
那么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外来生物入侵因素,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加频繁,而国外大部分危险生物会利用贸易渠道入侵到我国。以松材线虫为例,我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需要使用大量木材制作的包装箱来装载这些设备,而松线虫就是“藏匿”木材包装箱进入我国。同时,由于外来入侵物种具有传播能力强、繁殖能力强、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我国多数地区生长繁衍。典型入侵危害性大的病害虫有:二斑叶螨、小白蚁、油松叶小卷蛾、松材线虫等。给我国林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与经济损失。
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首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科技快速发展,化学农药被大量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林木保护上面。当森林树木出现病虫害时,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通常采用较为简单的办法,即大量滥用化学农药对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地方政府使用这种方法虽能达到快速杀死害虫目的,却也忽略了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产生的弊端。因此,地方政府想要避免这种弊端出现,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正确选择稳定性强的农药以及合理使用含有剧毒的化学农药,同时,在用量上也应注意使用标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不仅能提高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效果,也有助于我国林业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的加强,不仅有助于提高其检测预报工作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也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可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首先,重视对森林防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森林防护人员的检测预报能力。其次,森林防治人员明确监测的对象,不仅能提高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准确率,也能降低病虫害灾情的发生几率。
运用先进的育苗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把林业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来,优秀的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提高林业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