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2期   作者:王亚琳 李花
[导读] 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上进行梳理
        王亚琳 李花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466002 河南周口
        摘要: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上进行梳理,并呈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以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哪些因素会危害人们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广大研究者们逐渐把关注点转移到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上,而自我效能感则是能够有效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1 概念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1977年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首次提出的。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实现特定的目标时,对自己完成该行为的能力所做出的判断或信念。[1]
国内外研究者们也各自对自我效能感概念进行了界定。如,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环境时一种基本的自信心(Schwarzer,1997);[2]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自信(董奇,1994)。[3]
班杜拉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1986),个体在某一特定的领域的高自我效能感可以泛化到其他的领域中去,这就是个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大多数研究中涉及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一般自我效能感。
        2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需要做出决定,活动要不要进行以及怎样进行。人们总是习惯于回避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而参与自己有把握胜任的活动。人们正是依据对自我效能感的判断而做出选择的。积极的效能感能够有效帮助个体发展胜任能力。
        (2)影响个体努力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
        自我效能感越强,越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能够坚持越长的时间。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放弃努力,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更喜欢接受挑战。
        (3)影响人的思维过程
        当个体在行动过程中遇到挫折时,高自我效能的人会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采取相应的行为;而低自我效能的人则通常关注自身的不足,把困难扩大化,害怕失败,从而退缩。
        (4)影响对活动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在面临困境时较少产生消极情绪;而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的个体,会体验到焦虑不安,从而应用自我防御。
        3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国内外编制的自我效能感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我效能感量表由Coppel(1980)编制而成,仅一个维度,用于测查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评价。共有22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法,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1981)编制而成。用于测量个体在应对不同的情境时是否具有一般自我效能感。该量表共10个题项,采用4点计分法,内部一致性系数0.75-0.91。[4]
        4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自我效能感做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其发展特点受到了广大学者们的关注,王才康分别对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施测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结果发现,从初中生到高中生,再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随着年龄阶段的增大而逐步提高。在性别上,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5]袁筱祺对266名离退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上海市离退休老人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文化程度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6]
自我效能感的实际应用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即通过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哪些行为及心理品质。余洁选取245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水平有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自尊的形成。[7]马頔以22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就业意向与一般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对毕业后工作薪酬的期望越高。[8]徐结芳选取84名在某医院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肿瘤科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探索通过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口服上述药物所导致手足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使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9]顾颖采用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现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成绩能够得到有效提高。[10]王文青选取了118名脑卒中康复期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中等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的患者,高自我效能感的患者有着更高的自我管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11]江月选取53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拥有更高的心理韧性水平,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降低学业拖延行为。[12]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逐渐倾向于更具实用性的方向,研究对象也从不再仅限于普通人群,而是关注到各领域的特殊人群,旨在通过自我效能感,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及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l change [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3):191-215.
[2]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r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d Psychology,1997,3(1-2):177-190.
[3]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4,1.
[4]Schwarzer R,et al. 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 Beliefs: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Idonesian, Japanese, and Korean Versions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Psychologia,1997, 40:1-13.
[5]王才康.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11(2): 214-215.
[6]袁筱祺,朱乐兰,高玮.上海市266名离退休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37(3): 349-358.
[7]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
[8]马頔.长春市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9]徐结芳,钟玉婵,黄艳萍等.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降低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5): 92-97.
[10]顾颖.提高自我效能感,转化英语学习后进生[J].文理导航,2021,417(7): 62-78.
[11]王文青.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一伴自我效能感对治疗依从性及生存治疗的影响研究[J].文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5): 168-171.
[12]江月.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